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女帝宠臣?不,我乃国家柱石

第42章 裴七夜: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李长歌让严谢二人起身后,转而看向裴七夜……

   “裴七夜,你斩杀逆贼有功,朕不会吝啬赏赐。”

   “但,昨晚你确实有失礼之处,竟当众说‘先斩后奏,皇权特许’这种话,难道想陷朕于不义吗?”

   虽说悬镜司确有逮捕官员的权力,也有斩杀叛逆之责。

   但,先斩后奏皇权特许这种话,却从没有人说过。

   裴七夜大言不惭,当众信口雌黄,确实有违礼数。

   皇帝用悬镜司,本就在民间声望不太好。

   若是裴七夜的话传出去,老百姓岂不是得骂皇帝是昏君。

   “陛下,话不能这么说。”

   裴七夜却不干了!

   “……”

   群臣听到他的话,忍不住一起眼皮直跳。

   好家伙!

   果然是女帝宠臣,只不过受了一句训斥,连具体惩罚都没有,就敢反驳帝王。

   这要是换成一般臣子,怕已经叫女帝拉下去杖毙了!

   “哦?”

   李长歌并没生气,反而挑挑眉问:“那你觉得朕该怎么说?”

   “悬镜司本就是陛下爪牙,作为爪牙当锋利,才好震慑宵小之辈。”

   “因此臣认为,在外悬镜司就该霸道,就该是个恶人形象。”

   “若有何不好的名声,臣愿替陛下承受。”

   裴七夜信誓旦旦的说道。

   李长歌闻言,沉吟起来。

   的确!

   悬镜司乃是她手中的刀,刀的存在就是砍人和震慑宵小。

   如此说来,确实没法说裴七夜有错。

   “一派胡言!”

   在女帝沉思时,一名大臣跳出来。

   群臣看到他站出来,纷纷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今天大家一起向裴七夜发难,结果连连受挫。

   若再不能压制他,他们这些朝堂大员的脸面都会丢尽。

   因而,见到说话这人站出来,大家顿时来了精神。

   大臣们会有这种反应,皆因出言者乃朝中第一能辩之士,督察院左都御史太叔煜。

   有他出马,任裴七夜再如何能言善辩,这回也别想全身而退。

   “这位大人又是何人?”

   裴七夜侧目,看向太叔煜。

   “老夫督察院左都御史太叔煜!”

   太叔煜稍一抱拳,一挥袖袍,不容裴七夜开口,直接开喷……

   “本朝立国,以忠孝为本,以仁义治国,你却想让陛下以暴力恐民,到底是何居心?”

   “你裴七夜不过区区武夫,得陛下恩赐而获高位,竟不思劝导陛下与人为善,还说什么爪牙就该锋利,简直一派胡言。”

   “而且,昨夜你纵然没错,但行事鲁莽,对朝堂诸公也没有恭敬之态,于情于理皆叫人所不耻。”

   “你个如此不仁无情之辈,何以敢在朝堂上叫嚣?”

   太叔煜一番话下来,听得朝堂诸大臣,全都精神奕奕。

   终于有人为他们出一口恶气了!

   裴七夜你不是能说嘛!

   这下,知道被人喷的滋味了吧?

   “哈哈哈……”

   谁知,群臣没等高兴完,裴七夜的大笑声,就又响彻整个大殿。

   “粗鄙之徒,何意发笑?”

   太叔煜瞪着他,喝问。

   “我原以为,你身为当朝老臣,在当今圣上的面前,必有高论。”

   “万没想到,你竟说出这等无知之言。”

   听到这话,太叔煜立即想要反驳。

   但,裴七夜没给他机会,转身面对众多朝臣,朗朗开口……

   “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

   “大周立朝百年有余,虽外震番邦,内治安民,但官员却逐步失去锐气。”

   “看看昨夜春满楼便知,官员整天想的不是做出政绩,而是贪图享乐。”

   “其不知天下之亡,就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官员享受歌舞升平,张口闭口都是之乎者也,岂能安天下?”

   “如此,太叔大人还好意思劝谏仁义?”

   裴七夜一口气说到此,盯着太叔煜,露出嘲讽之色继续……

   “对了!太叔大人之风骨,我也有所耳闻……”

   “你生于江南富足之地,三十多才通过科考入仕,辛辛苦苦三十多年,升为督察院左都御史。”

   “如今在朝堂之上,却假借仁义之名,为不法之徒洗地。”

   “身居高位,却不知为陛下分忧,更不知为国家谋利,只图一己私利。”

   “简直是食禄之禽兽,朽木之官员。”

   太叔煜听到裴七夜的言论,气的全身发抖:“无知莽夫,胡言乱语,老夫……”

   只是话到一半,就又被裴七夜打断……

   “住口,你这无耻老贼,岂不知天下有识之辈,皆愿生啖尔肉,安敢在此饶舌?”

   “当今陛下圣明,知道单靠仁义无法统御天下,方用悬镜司这把利剑,悬在你这等腐朽官员头上,目的就是督促你们不可尸位素餐。”

   “而你太叔煜却在陛下面前大放厥词,质疑陛下的决定,怀了一颗怎样的龌龊心思,简直昭然若揭。”

   “谗佞专权贼子!你枉活六十有余,一生寸功未立,只会摇唇舞舌,欺上瞒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