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女帝宠臣?不,我乃国家柱石

第86章 裴七夜的分析,女帝的震惊

  “东厂是什么?”

   李长歌闻言,顿时来了兴趣。

   “东厂就是由太监组成的监察机构……”

   裴七夜想了想,接着道:“当然东厂并非真正跟内阁同等的机构,它只是司礼监的基础,所谓司礼监可设秉笔和掌忍太监……”

   作为一个黑心网红,想忽悠人,自然得有点知识储备。

   裴七夜倒没少看有关历史方面的书籍,对司礼监制度还算了解。

   现在娓娓道来,听得李长歌双眼越来越亮。

   “这个机构好啊!如此一来,内阁就再也不能私自票拟旨意了!”

   听完裴七夜的述说,李长歌一拍案几,兴奋的说道。

   所谓“票拟”,就是内阁下达的命令。

   以如今大周的行政结构,内阁出的拟票,比李长歌这个女帝的圣旨还好使。

   如果,给内阁加了一层监督枷锁,内阁的权限将受到极大限制。

   到时,圣旨的作用将超过内阁。

   “可想要建立司礼监和东厂,需要大笔的银钱,朕该从哪出这笔银子呢?”

   兴奋过后,李长歌又为难起来。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做什么都需要钱。

   筹办司礼监和东厂这么大的势力,没钱怎么成。

   “这好办啊!”

   裴七夜不慌不忙笑道:“让东厂自负盈亏,朝中的贪官污吏数不胜数,陛下可先将机构框架搭起来,然后让东厂去抄家,不就有钱了嘛!”

   “啊?”

   李长歌闻言有些怔愣:“如此一来,朝臣还不得发疯。”

   “发疯好啊!反正又不是对你疯,他们只会怨恨东厂和司礼监。”

   “陛下你成立这两个机构的目的,不就是吸引文官火力吗?”

   裴七夜摊摊手,一副无辜的表情说道。

   “这,好像也是。”

   李长歌点点头,而后又皱起眉:“不过抄没犯官的银子并非长久之计,而且东厂权限上跟悬镜司也有所冲突。”

   贪官虽多,但总有抄完的时候。

   况且,也不能将文官全砍了,否则谁还为朝堂干活了?

   此外,东厂的出现,无疑抢夺了悬镜司南堂权力。

   这岂不是会让裴七夜处境很尴尬。

   “陛下,这就更好解决了,只要将东厂建立起来,你可以趁机将盐铁糖等重要战略物资纳入手中。”

   “再派遣得力之人,去收取这些物资的交易税,当成东厂的开销。”

   “至于臣的职务无关紧要,到时悬镜司南堂可并入东厂,臣老实做明威将军挺好。”

   裴七夜马上建议道。

   “不成,盐铁糖等属于战略物资,且占了国库税收的十分之一,户部和兵部不会放权的。”

   李长歌闻言,立即摇头。

   虽然很感动,裴七夜愿意舍弃权力,但这个方法还是不靠谱。

   以文官的尿性,一旦收了盐铁糖的赋税,他们肯定会集体死谏。

   李长歌还是比较顾忌名声,怕被指责成昏君暴君。

   因此,她立即否决了裴七夜的提议。

   “那就先从商税入手,让东厂去收增值税。”

   裴七夜想了想,觉得一开始就打高端局,内阁确实可能拼命,不如先从商税入手。

   为筹办工厂,他查了大周商税方面的律法。

   发现,大周的商税特别低。

   有这样的税收政策,主要的原因出自大周重农仰商国策。

   由于想把官僚集团绑在土地上面,因此在太祖开国后,就积极打压商户。

   这种政策,对刚建立王朝的大周适用。

   但,对现在的大周就比较落后了!

   穷困老百姓才能交几个税钱,远远不如商人交税多。

   只有薅商人的羊毛,才能获得更充裕的钱财。

   “加收商税,这岂不是要给商人更高的地位?”

   李长歌闻言,顿时皱起秀眉:“如此一来,可就违背了祖训,我怕文官们不会答应。”

   “他们会答应的,只要陛下一开始,向要他们索要其他税务权。”

   “他们不想交,就得同意从商人入手,这样才不会动了现有利益。”

   “这就叫漫天要价,落地还钱。”

   “至于给商人高的地位,这更没什么问题,以大周如今糜烂的官场,还不如扶持新的利益团体,来打破旧势力……”

   “呃……陛下,你这是没听懂?”

   裴七夜滔滔不绝解释时,见李长歌露出清澈而愚蠢的表情,顿时反应过来。

   对方这是啥也没听懂。

   “胡说,朕懂!”

   李长歌十分倔强的反驳道。

   裴七夜见她这副表情,顿时笑了!

   “陛下,你年纪还小,有不懂的事情很正常,不用强装着什么都明白。”

   “圣人有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不懂,臣可以给你解释……”

   裴七夜跟女帝单独相处时,总是放的很开。

   这源于他的灵魂中,没有什么阶级观念。

   生在人人平等的年代,他不会因为对方是皇帝就放低身段。

   因此,现在他就像个老师般,解释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