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女帝宠臣?不,我乃国家柱石

第250章 豪门大族的算计,西北的恶劣局势

  偏厅门口,响起一个女子声音。

   顿时,吸引了杨运升几人注意力。

   只见,一个穿着黑披风,遮住脸的人出现。

   杨运升笑了笑,起身拱手:“臣,见过荣太妃!”

   来人掀开黑披风兜帽,一张精致的面容露了出来。

   此女正是当朝荣太妃,也是徐飞扬的亲姐姐。

   “臣,见过荣太妃!”

   另外两个朝臣,也起身建立。

   “不必多礼!”

   荣太妃摆摆手,缓步走入偏厅。

   “见过莫宗师!”

   荣太妃面对莫剑琛没有摆架子,率先行礼。

   莫剑琛连忙还礼:“草民见过太妃。”

   “莫宗师不必多礼!”

   荣太妃说完,面向其他几人,缓缓开口解释……

   “当今陛下生母马太后早薨,哀家也算看着陛下长大。”

   “以哀家对陛下的了解,她绝非表面那样贪恋男色,若想用男色打动她,恐怕难以成功。”

   闻言,另外几人面面相觑。

   “如此说来,难道咱们还得担惊受怕过活?”

   一个朝臣皱起眉,狠狠道:“裴七夜此人对咱们这些豪门大族,下手太过狠辣,江浙张氏近百年的积累,被他一朝全端掉,若他势大,我等该如何自保。”

   原来,杨运升几人相聚,商议对女帝实施美男计,就是怕了裴七夜。

   对于裴七夜轻则抄家,重则灭族的手段,他们这些豪门大族真的怕了!

   关键,随着裴七夜在前线节节胜利,威望越来越高。

   若是不能将他斗倒,恐怕所有豪门大族都得遭殃。

   因此,几人才想给女帝另寻新欢,以减少裴七夜的权势。

   毕竟,裴七夜若是失去了女帝的支持,根基还是太薄弱。

   豪门大族有的是手段能让他下台。

   “哀家的意思,并非不让你们施展此计,而是想说,咱们要投其所好,如此才能获得陛下欢心。”

   荣太妃再次开口解释。

   “那陛下到底为何对裴七夜另眼相看呢?”

   另一个朝臣,忍不住插嘴问道。

   “经哀家观察,陛下对裴七夜另眼相看,皆因裴七夜能让陛下皇位稳固。”

   “我等完全可以复制裴七夜所行之路,先将这位公子名声打响,而后发动朝中势力帮他协助女帝稳固皇位……”

   接下来,荣太妃开始讲述起自己的计划。

   厅中几人听得连连点头。

   ……

   对荣太妃和杨运升几人的谋划,裴七夜毫无所察。

   当然,就算有所察觉,他也不会在意。

   裴七夜在乎的一直都是寿命问题。

   如果系统能直接奖励他几百年寿命,他现在立马闪人。

   他才懒得管什么大周,什么女帝呢!

   每天雇一帮二十五岁以下的丫鬟养老,不香吗?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现在的裴七夜只能独身来到西北。

   “张大牛,现在你立即去西洞堡,将我给你的东西,亲自交到宁侯手中。”

   “记住,就算是死,你手中的东西也不能落入敌手。”

   “另外,取出东西的时候,不要叫宁侯以外的人发现。”

   “跟宁侯传达我的命令,我给他三日时间调整军队士气,三日之后我去西洞堡,要看到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

   裴七夜一边细细交代,一边将一个大袋子交给张大牛。

   这几日,他和张大牛进入西北地界,稍一打听才发现,此处的情况比预计的还要糟糕。

   宁侯大败后,军队士气一蹶不振,只能退守西北门户红崖堡,阻拦朵然骑兵南下。

   谁知,李景裕半月前到达西北,马上发动了起义。

   西北西部西宁,南部凉州,以及北部肃州,几十万人响应起义。

   红崖堡所在的西宁,多地卫所官军纷纷叛变。

   这让宁侯粮草断绝,根本没法在红崖堡一线防守。

   不得已,他只能继续往东退,到达了东南部的安昌,于安昌门户西洞堡建立防御。

   宁侯万万没想到,他刚刚到达西洞堡不久,安昌境内也出现了叛军。

   现在,宁侯率不足五万残兵,被数十万叛军围困在西洞堡,进不得也退不得。

   若是等李景裕整编了所有叛军。

   那宁侯和近五万的边军,可就没得救了!

   因此,裴七夜到西北第一个目标,就是让宁侯的军队从包围圈中跳出来。

   不过,对于这世界的西北,他太陌生了!

   现在根本制定不出有效可行的计划。

   所以,裴七夜做了个决定,那就是自己独自一人,勘察一下西北环境,以及叛军分布。

   等摸透了情况,再去接手宁侯的部队。

   不过,还没等裴七夜行动,就又听到一个消息。

   宁侯手中的粮草告急。

   想想也是,他一路退败,各地又纷纷叛乱。

   现在宁侯手中有粮就怪了!

   多亏了,裴七夜在出发前,就预想到这一点。

   因此,他在京城时就开始准备。

   想到漫画原着中,马仙洪炼制出噬囊,能储存物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