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

第463章 刘协回长安

  关中地处盆地,四面都是高山,且关内还有大河横贯。

   所以,即便是冬季,关内也没有太过寒冷,单从气候来看,的确宜居。

   而刘协此次还于旧都,也算是扬眉吐气。

   为了安抚民心,彰显天威,素来低调的荀彧,难得大张旗鼓地忙活此事:

   他不仅早就传信给留守在长安的段煨,让他打扫宫殿,管理城防,以待来日接驾。

   而且还派了官居太常的蔡邕,先一步率人去长安,为迎接刘协还朝做准备。

   毕竟,段煨终究是武将,礼法这部分,还是得蔡邕来。

   连许定都匆匆忙忙安排好汉中事物,秘密率军回了关中,以策安全。

   长安城一时间忙得鸡飞狗跳。

   直到二月二十八日。

   关中之境,春芽已发,远看草色青青,一片生机勃勃。

   在这春回大地之时,已经赶路一月的刘协,终于带着一票文臣武将,行至长安城外。

   此次,刘协重回长安,除了随身的太医令张仲景以外,还有荀彧、麋竺、诸葛瑾、王允、王凌随行。

   且牛辅也率军一路保护着刘协等人而来。

   至于卢植、孔融和其余的朝臣及家眷,则是被荀彧安排好,来日分批过来。

   而简雍和麋芳则是留在了太原。

   太原毕竟是刘备的发家之地。

   而且农事被荀彧、张与等人联手整理的很好,如今各项安排也都在正常推行,确实离不开简雍。

   至于麋芳?

   他留在太原,主要是因为糜竺的安排。

   一来,麋竺当年投靠刘备的时候,就跟张与有约定在先。

   二来,并州的商路也需要有人看着。

   所以麋竺才会把麋芳留在了太原。

   只不过,出于麋竺心里的小九九,他将麋贞带在了身边。

   刘协一行人乘马车到了长安城外二十里,才停下。

   待换上了衮服和冠冕以后,刘协才乘坐着司空荀彧引导的六马法驾,带着三十六乘属车,踏着礼乐之声,缓缓往长安而去。

   属车后方,麋竺、诸葛瑾、王允等人驭马跟随。

   先前张与离开长安的时候,借董卓之名,让不少官吏都辞官了。

   此次回长安,荀彧也早就派人将这些官吏召了回来。

   如今都跟着蔡邕、许定、段煨三人,一起在城门口迎驾,而后随同刘协入城。

   迎着百姓的高呼,刘协环城一周,直到日过中天,才结束仪式,进了皇宫。

   虽说这个时候,早就过了朝会的时间,但刘协还是举行了朝会。

   众臣手执笏板,文臣以荀彧为首,武将以许定为首,左右分列,站在殿中。

   刘协身着龙袍,高坐上首,面容肃然的扬声道:

   “此次重回长安,朕心甚慰,总算能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顿了顿,刘协又道:

   “朕能逃出狼爪,盖因皇叔、先生之力。

   恰董卓身亡,朕今将董卓府邸一分为二,赠与二人。”

   说完,刘协就让王允派人,去将府邸打扫修缮一番,待两人结束战事之后,回朝居住。

   董卓好大喜功,又惯爱奢华。

   因此,他的府邸不仅占地大,而且布置还十分华丽,雕梁画栋、飞檐反宇,小桥卧波,极为美丽。

   就算是跟刘协的皇宫相比,也不差多少。

   且刘备跟张与原本就形影不离,刘协这么安排,也是有这层考量在的。

   当然了。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董卓的府邸距离皇宫很近。

   对于刘协这个安排,众人也不意外。

   王允躬身一拜,应下此事:

   “陛下放心,臣定然安排妥当!”

   说完最重要的事情,刘协自然而然地挑起了下一个话题:

   “春日已到,皇叔与先生不日便要讨逆,粮草可准备好了?”

   荀彧手执笏板,浅拜道:

   “陛下,臣已经筹措了七成,供应大军四月之需,应是无碍!”

   太原小麦可一年两收,加之有水车进行灌溉,还有果基鱼塘等特殊农业形式,去岁收成大好。

   所以,荀彧几月前就开始筹措刘备大军的粮草了。

   虽说只筹到了七成,但这两三个月,太原、关中、冀州等地会陆续收成。

   到时候,想续上粮草,并非难事。

   听到这话,刘协稍微放心了些:

   毕竟他还在位,皇叔和先生现在还是在为他的江山社稷而战。

   无论于公于私,他都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去打仗!

   思及此,刘协忍不住再次叮嘱荀彧:

   “荀司空,尽快将所有粮草运至前线,不可误了皇叔大事!”

   很快就要开战了,粮草必须得到位才行!

   刘协也不是无端催促。

   他是天子,刘备什么时候打仗,自然是要跟刘协说一声的。

   所以刘协才会着急这件事情。

   而自从入了太原,就被边缘化的王允,听此忍不住开口道:

   “如今正值青黄不接之时。

   粮草既要供给前线,又要预备救民,朝廷压力也很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