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诸天,从神雕姐妹花开始

第137章 汉兵已掠地

  距离张明攻打下京兆府已经一月有余,此时的西北依旧混乱不已,但是底层百姓的生活却逐渐安稳起来。

   在西北的某一个小县城中,喊杀声不断从城中传来,一些百姓忍不住骂道:“这群恶霸又在造反了,也不知道人家武家军哪里不好,不但给我们饭吃还给咱们工作,现在大家都活得下去了,还造反干什么。”

   “切,老兄你这就不懂了吧,咱们这些平民百姓是吃得起饭了,那些作恶多端的大族之人可就惨了。

   听说前些日子张员外一家,可是被砍了脑袋……我在旁边看着腿都软了。”

   “呸,这张员外一家也是活该,以前多少人被他们一家逼得家破人亡,现在也该轮到他们了。”

   半个时辰后,随着喊杀声逐渐停歇,一队队士兵开始将造反之人拖到城中当众斩首。

   人头滚滚,几乎是西北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而随着这些人头的落地,张明对西北的掌控力度也在不断增强。

   蒙古人都能凭借强大的兵力占据中原,张明自然也是一样,而且张明比起蒙古人更加温和,起码不会无缘无故的杀人。

   而就在这些人头落地的时候,一骑快马从城外冲了进来,一边狂奔一边高喊道:“神武将军将令,十日之后将军在京兆府称王,国号大汉……

   神武将军将令,十日后将军在京兆府称王,国号大汉……”

   随着传令兵的喊声,整个西北都开始动荡起来了。

   许多人猜测张明这位神武将军,以后肯定会建立国家,也会当王当皇帝。

   但是大部分人都不会想到,张明居然会这么快就称王,而且国号还是大汉。

   因为在两百年前,这片北方的土地上有一个国家叫做北汉,而且是声名狼藉。

   甚至直到现在,北方的宋人在金人和蒙古人口中,都是称呼他们为汉人的。

   而在京兆府中,新修建的汉王府里面,陈先生正在劝说张明放弃汉王的称号,而是另选其他王号。

   张明对此只是哈哈一笑,道:“陈先生,只是一个封号罢了,况且正是因为北汉将大汉这个称号给弄脏了,本王才会用这个称号的。

   再说了,如今传令兵恐怕已经将这个消息传到整个西北了,总不能朝令夕改吧。”

   陈先生叹了口气,也不再劝说张明。

   只是他却是说道:“那还请大王将您称王的消息传到周边各国,无论是蒙古还是南宋,亦或是西夏、大理,这些国家咱们都要邀请来。

   这样才能让整个西北的臣民知道,我大汉绝不是昙花一现。”

   张明明白陈先生的意思,无非就是争取国际的承认,就像是后世大部分的国家都要加入联合国一般。

   “这些事情陈先生你安排就好,不过即便这些国家不派使节前来,也不必强求。

   咱们靠的还是实力罢了,对了,另外咱们的人接到了吗?”

   “大王,已经接到人了,大约还有四五天就能赶到京兆府。

   只是大王,如今蒙古依旧在集结军队了,恐怕不日就会派遣大军征讨我们,咱们的祭天大典要不要推迟?”

   自从得知张明攻占西北后,蒙古方面就已经在调集大军了。

   根据情报来看,忽必烈已经调集了三十万大军在汴梁城下,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会出兵前往京兆府。

   当然了,此次的大军不都是蒙古精锐,根据斥候探知的消息,其中大约有十万蒙古骑兵,另外二十万都是当地的军队,就和之前的汉军一样的。

   这些士兵都是一群墙头草,打打顺风仗还行,真要打硬仗,还得要看蒙古士兵的。

   不过能够聚集起30万大军,说明忽必烈是真的急眼了,恐怕就连驻守中原其他地方的士兵都征招来了。

   张明看向陈先生说道:“祭天大典不能推迟,而且我想从汴梁到京兆府,现在蒙古大军都还没有出发,想必也有某些顾虑吧。

   对了,我写两封信你带去大理和南宋,我也要邀请一些武林高手来助战。”

   张明现在所占据的地盘,足足占了中原的三分之一,而且最重要的是,只要京兆府在张明手里,距离京兆数百里的汴梁就如同虎口之肉。

   虽然张明现在还没有占据巴蜀之地,不能复制秦国吞并六国的战略,但是却也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至于忽必烈为什么没有立刻出兵的原因,张明也大概猜到了,无非是担心西夏和南宋出兵。

   毕竟忽必烈调集了这么庞大的军队,西夏和南宋难保不会生出北伐的想法。

   几天之后,张明站在京兆府城外翘首以盼。

   很快一支庞大的队伍就从远处走来。

   这支队伍显然是一支商队,旗帜上面一个巨大的陆字,让人明白这支商队的主人应该姓陆。

   城头下的张明,已经换成了一身火焰长袍,大半年的战争让张明嘴角也长出了一些胡须,今年快要十七岁的张明,比起以往多了几分沉稳和威严。

   而此时在前方的队伍中,一匹红色的马匹突然脱离队伍冲向了张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