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洪荒:从部落首领到大秦圣庭之主

第207章 文道出世

  随着人道的觉醒,天道之眼也随之降下无尽的功德。

   这些功德之力降下后,全都没入所有洪荒生灵体内,本来就松动修为,在功德之力的帮助下瞬间突破。

   赵信有些意外的看了眼天道之眼,没想到它会这么大方,这些功德恐怕已经快要赶上当初三清成圣时的功德了。

   随即又想到天道都这么大方了,你人道不给点好处?

   念头刚起,人道长河仿佛有了感应一般,淡金色气运凝聚成一条小溪,随后脱离长河来到赵信头顶,紧接着便没入他体内。

   赵信目瞪口呆,这是什么操作,那道人道能听到我心声?

   不过此时也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连忙打开系统,查看一下气运点数。

   姓名:赵信。

   种族:人族。

   所属势力:大秦天朝、截教。

   身份:天帝、亲传弟子。

   功法:混元功、神龙镇狱劲、人族武经、吞天魔功、铸圣庭、撼龙天经。

   境界:混元大罗金仙后期。

   气运:/点。

   看着系统后面那串数字,赵信直呼起飞,本来还发愁后面修炼功法之事,现在人道直接给了十亿气运点。

   那不就是想怎么推衍就怎么推衍,完全不用担心气运点不够用。

   想到这些,赵信嘴角不自觉的翘起。

   不过很快他就把嘴脸收了起来,现在人道觉醒,那么赵政这小子的机缘也到了。

   随即闪身回到祭台,对赵政道:“政儿,开始吧。”

   赵政闻言,面色一正,对赵信点点头道:“是,父皇。”

   来到祭鼎前,手中已经多了一卷经文。

   抬头看了眼人道长河,又看了眼赵信,平复心中的波澜。

   “人道在上,吾大秦天朝帝子赵政,纵观天下皆以文字作为传承载体,文字乃文明之基石,今感文字之奥妙,自创文道修炼体系。”

   “文道养浩然之气,立功、立德、立言,教化众生,以浩然正气铸就浩然天地。”

   “望人道鉴之。”

   话音刚落,赵政把手中经文抛入祭鼎。

   随着经文的燃烧,一道道由浩然正气形成的经文,缓缓朝人道长河飘去。

   在场之人看着这些文字,心中的负面情绪仿佛被一块抹布擦拭过一般,进入贤者状态。

   以前没有明悟的道理,现在却犹如醍醐灌顶一般,各种感悟在心中爆发。

   各种心魔、郁郁之气全都消失不见。

   就在这时,空中的经文已经没入人道长河,一股无形力量扫过全场,紧接着众人心中就出现一个“文”字。

   代表着人道已经认可了文道的诞生,一条由天地浩然正气组成的浩气长河出现,并迅速融入人道长河。

   远古星空中一颗巨星,猛然爆发出璀璨的星光,一道由星力组成光光柱,直直落在赵政身上。

   赵信眉头先是一皱,紧接着又舒展开来,这颗远古巨星正是文曲星。

   随着光柱而来的,还有一套文士袍,赵政微微一愣,随即对着文曲星的方向行了一礼。

   就在众人以为事情已经结束得时候,赵政又拿出一本书籍,手轻轻一抛,书籍便漂浮在虚空中。

   书面写着两个大字——心学。

   赵政也不管其他人的看法,闪身来到书前盘膝坐下朗声道:“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无私心就是道。”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

   “……”

   随着赵政的朗诵,刚刚出现的浩气长河再次从人道长河中缓缓显化。

   大秦疆域中,许多学子见到这一幕,纷纷奔走相告:“先生原来就是帝子殿下。”

   “快跟随殿下,朗诵心学。”

   很快整个大秦都响起了读书声:“知行合一……。”

   “……”

   随着他们的朗诵,空中浩气长河不断的壮大。

   而这些学子身上渐渐生出一道浩然之气,并不断的壮大。

   祭台上方,赵政还在朗诵他的心学,空中的浩气长河也有了动作。

   一股乳白色的光柱从长河中降下,笼罩住赵政。

   随着时间的流逝,赵政原本修炼的玉清正法,逐渐融入新生的浩然之气中。

   使得赵政的气质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儒雅中带着一股缥缈之意。

   朗诵还在继续,赵政身后缓缓出现一方世界虚影。

   里面的一切都由浩然正气组成,一座座由书籍组成的书山,在里面升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