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四合院:从货车司机开始

第47章 继续前行

  李小东仅用不到一个小时,驾驶卡车抵达了张家市的边缘地带。透过晨间的薄雾,隐约可见郊区低矮的建筑。

   停车后,李小东从座椅下取出一块红布,遮盖住卡车后面的车牌,随后继续前行。当他看见一群人在公路入口处,便降低了车速,缓缓靠近。

   寒风中,一群穿着破旧棉衣的社员缩着脖子,聚在路口,一边抽烟一边交谈。“也不知道今天会有去京城的过路车。”

   “哎,我已经等了三天了,我女儿在怀来,最近生了个大胖小子,我攒了一篮子鸡蛋,还开了公社的证明,却买不到车票。”

   “三天算什么,我都快等十天了,我儿子在京城念书,我和老伴想去探望他。”

   人群中有人突然兴奋起来,“我好像听到了动静,是不是车来了?”

   当卡车从地平线上出现,所有人都急忙挥手跑过来。“售票员同志,请准备好!”

   李小东笑了笑,转动方向盘,卡车朝着路口驶去。“是的!”牛萌从座椅下方翻出一个帆布包,挂在胸前,模样就像公交车驾驶员。

   “停下!”卡车猛地刹车,缓缓停在人群面前。“师傅,你要去哈尔滨吗?”

   “路过怀来吗?”

   “我要去苏州,我要去苏州。”……

   人群簇拥在卡车前方。牛萌摇下车窗,喊了两声,人群才散开。她跳下车,高声道:“回京城的车,请排队,往京城方向的同志。”

   “还有,大家把介绍信拿出来,没带的请尽早离开,我当作没看见。”

   乘客们对规定心知肚明,纷纷排队购票。“同志,我要去怀柔。”一位头戴花头巾,提着鸡蛋篮,背着大包裹的大妈询问。

   “到怀柔有二百多公里,车费两块钱。”牛萌回答。“公社书记说的没错,过路车确实便宜。”

   大妈从口袋里拿出一条陈旧的手帕,一层层打开,里面是一叠整齐的钞票。卡车是黄色的,长江大桥是淡绿色的,最大的标识就是红褐色的水电站。

   她仔细数出两块钱,递给牛萌:“姑娘,这是两块钱,给你。”

   牛萌接过钞票,上下打量大妈,关切地说:“大妈,这天气这么冷,您这么大年纪,坐在车厢后面会吃不消的。”

   “没关系,我身体硬朗得很,是公社里的劳动能手,一天能赚足十分工分。”大妈说着拍了拍背后的包裹,“再说,我还带了棉被呢!”

   大婶或许是担心年轻人不让上车,边说边利索地上了车。

   张家市有开往怀柔的长途班车,但车票难觅且价格是非直达车的双倍。

   用那些钱,还不如买些古银,为孙子打造一枚长命锁。

   李小东看得目瞪口呆,这大婶都有五十多岁了,身手却与小伙子不分伯仲。

   番茄

   “行,如果实在冷,你就叫我一声。”牛萌将装鸡蛋的篮子递给对方。

   随后转身,借着收钱的机会。

   “小姐,我要去顾家营。”

   “顾家营,五十公里,收您五毛钱。”

   “我要去苏州。”

   “小伙子别捣乱,但不是苏州!”

   ...

   上了卡车的人笑声连连,那些路线不合的社员只能重新蹲下,期待好运降临。

   卡车再次启动,李小东全神贯注地操作方向盘,而牛萌则像个小财迷般清点刚才的收入。

   “一分,两分……呀,刚才我们收了十六位乘客,总共赚了两块三毛,能买七十多个馒头。”

   小脸上洋溢出只有填饱肚子的人才有的满足笑容。

   “就这么点志向?跟着师傅,保证让你大鱼大肉吃到饱!”李小东咧嘴笑道。

   难怪保卫科的人那么羡慕卡车司机,这份外快确实来得轻松。

   这个时代路上的车辆稀少,长途汽车和火车票都是一票难求。

   若不想在寒风中骑行数百里,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待过路车。

   轧钢厂的货车通常是满载而出,空车归来,捎带上三四十个乘客是轻而易举的事。

   每次至少能赚七八块钱,算下来常常比司机的薪水还多。

   捎人带货赚外快,早已成为不成文的规定。

   百姓不举报,官员也不追究,就像厨师带剩菜一样。

   况且,即便有人想揭发,也找不到确凿证据。

   车后的车牌已被红布遮住,你能举报谁呢!

   当然,捎人必须限于白天。

   路上不安全,卡车晚上不停歇是老规矩。

   ...

   牛萌趴在车窗边,紧握帆布包,看着迅速后退的树影,激动得脸颊泛红:“师傅,我给你唱首歌吧!”

   “别,别,我现在不困!”李小东转动方向盘避开一辆驴车。

   牛萌:“……”

   由于卡车的油表早就损坏,李小东凭借经验估算剩余的油量。

   过了顾家营,他看到路边有一条小溪,于是停车。

   他朝车上的乘客喊道:“大家稍等片刻,加点水,加点油吧!”

   “不急,不急,时间还早得很!”

   车厢里的中年男子帮忙递下油桶,十几名乘客借此机会跳下车,直奔旁边的树林而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