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老朱为我号丧百天!

第14章 从今往后,咱们就是异姓兄弟了!

  朱政淡定地点点头,压低嗓音对李虎说。

   “他的义父蓝玉,在朝廷立足的最大资本就是太子。

   如今太子驾崩,皇太孙早晚是朱允炆的,到时候……像蓝玉这种杀气腾腾的武将,怕是难逃一劫。”

   “额……哦,贤侄所言极是……”

   李虎看着朱政的眼神中,不禁多了几分敬畏与惊讶。

   这种朝廷高层的秘闻,怎可能是一个新晋的小秀才能够知晓的?

   朱政能掌握如此重要的信息,显然他背后必有靠山!

   李虎这才明白过来,对朱政深深一揖。

   “还是贤侄睿智!”

   “贤侄此言犹如醍醐灌顶,我现在就去拔掉蓝玉的一根虎须,看他能奈我何!”

   “对了,贤侄,你的家人何时抵达?”

   “应该快了。”

   “我已经派人去通知了,此刻应该正在路上。”

   蓝玉在屋里等着李虎上门,李虎和朱政则在屋外候着援兵,而在离他们仅几十步远的另一家酒楼里,还有一双眼睛也在盯着他们。

   额头青筋暴突,紧握窗棂的手甚至生生捏碎了一块木头,而这双充满愤怒的手,属于朱元璋。

   “简直是无法无天!”

   “他们这是视我大明律如无物吗?竟敢公然拘捕?”

   “还有那些应天府的差役,连一群老兵都对付不了,养他们何用?!”

   “小五!”

   “属下在!”

   “再等一刻钟,如果那些差役仍无动静,你就带锦衣卫过去,把那个蔡季成给我狠狠收拾一顿!”

   “是!”

   “属下已集结三百名锦衣卫,此刻正潜伏于市井之中,只待一刻钟后即刻行动!”

   朱元璋听罢,微微颔首,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朱政那尚显稚嫩的脸庞,不禁长叹一声。

   “我那可怜的孙儿啊!”

   “纵然掌握了确凿证据,却依然要因为官场的黑暗而功亏一篑!”

   “我这孙儿什么都好,就是和他父亲一样,过于仁慈,总把别人想得过于善良!”

   “这次虽有遗憾,好在我会为你收拾残局!”

   朱元璋话音刚落,地面忽然剧烈震动起来。

   “皇上小心!好像是地震!”

   小五疾步贴近朱元璋,护着他走下楼来。

   甫至楼下,一幅令他们瞠目结舌的画面赫然呈现。

   这条繁华商街上,所有人皆屏息静气,目光齐刷刷聚焦于街尾之处。

   尽头处,一伙身披墨绿战袍的壮汉,正以一种紧凑而有序的步伐疾奔而来。

   “一二一!一二一!”他们嘹亮的口号声如雷贯耳,每一步都精准踩在节奏节点上。

   小五目睹此景,震惊到无法言语。

   此情此景,比地震还要骇人,分明是一支正规军的阵仗!

   “皇上,恐怕有人私调军队啊!”小五紧张道,“为保安全,咱们还是赶紧回宫吧!”

   小摊贩、行人纷纷避让,唯恐触怒这支气势汹汹的队伍。

   朱元璋面色阴沉,凝视着这群墨绿身影,却辨不出他们所属何方势力。

   眼看队伍即将逼近,朱元璋正欲采纳小五的建议先行撤回宫中,却突然在队伍前端,一个吹奏某种器物的人身上捕捉到了一丝熟悉。

   “小五,你看那走在队伍前头吹东西的,是不是王家湾的?”他问。

   “回皇上,那是王家湾村长的儿子,叫王二楞。

   而且队伍前排的马啸、马泽,也都是王家湾的农夫。”

   确认是王家湾人且皆为农夫,朱元璋心绪稍安。

   “不急回去,朕倒要看看他们意欲何为。”

   王二楞带领的王家湾青年农夫队伍,目不斜视地从朱元璋面前经过,同样无视了周围惊愕不已的小摊主和百姓,径直奔向朱政。

   应天府衙役们见状早已胆寒,李虎更是吓得躲到朱政背后。

   朱政一把揪住他,安抚道:

   “李大人莫怕,他们是我家人。”

   “什么?!”

   “他们不是农夫吗?”

   “正是农夫,李大人若不信,可随意查核他们任何一人的户籍,我绝无半句虚言!不过他们比寻常农夫多了些纪律,但与军队相比,顶多算个乡间护卫队。”

   李虎闻言,满腹狐疑:

   “贤侄,我虽非眼盲心瞎,但这般军容严整,怎会是农户?还有你一个秀才,何时竟成了队长?”

   朱政苦笑着解释:

   “李大人,队长之名不过是称呼罢了,并非正式职衔。

   二楞哥,把户帖给李大人瞧瞧。”

   户帖相当于明朝的户口本,一式两份,一份在百姓手中,一份在官府,用于证明身份,便于官府征税。

   王二楞恭敬呈上户帖。

   李虎接过户帖,确认了他们的农夫身份,心中大石终于落地,但眉头依旧紧锁:

   “贤侄,你这般大张旗鼓,只怕今晚就有奏折送入皇上手中,明日我就得接驾了!”

   朱政微笑回应:

   “李大人,您是否惧怕?”

   “惧怕?我有何惧?!”

   “但我不能保证他们不会在此受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