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老朱为我号丧百天!

第168章 先囤一百万石

  朱元璋瞪着小五,眼里似有怒火,但很快把手伸向小五,在小五的帮助下下了马车。

   几个人一块儿走进衙门的小院子,眼前的景象让他们集体惊呆了。

   这高天卫的衙门小院,从外面看上去挺不起眼,可里面却是热火朝天的。

   每个屋子里,每个人似乎都有忙不完的事情。

   小五随手拦下一个忙碌的年轻人,问:“你们的都指挥使在哪儿办公呀?”

   那年轻人随手一指楼上:“瞧见二楼最亮堂的那间屋子没?那就是我们高天商会的办公地儿。”

   “会长这会儿正跟商会的头头脑脑们商量事儿呢,去那儿找他准没错。”

   “商会?”

   “会长?”

   几个人听了,一时半会儿没反应过来对方在说啥。

   特别是朱元璋,脸上都有点要发火的意思了。

   大明朝的人分成士、农、工、商,各司其职,等级分明得很。

   其中商人地位最低,就算腰缠万贯,也不够格穿丝绸衣裳。

   朱元璋见朱政对陪读的事儿推三阻四,现在却又乐呵呵地和商人混在一块儿,心里自然气得不行。

   这小子这么看重钱,怎么能承担得起复兴大明的重任呢。

   几人进了衙门,顺着楼梯往上,来到二楼的走廊。

   这儿灯光璀璨,火焰都被罩在琉璃灯罩里。

   火焰亮度均匀,一点也不忽闪忽闪的。

   这新鲜玩意儿成功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就连不太喜欢奢侈玩意儿的朱元璋,也盯着它看了许久。

   “这小子总能鼓捣出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来。”

   朱元璋随即想起了朱政之前送他的生日贺卡。

   别看就两张纸,展开来却能唱歌,让大家都直呼过瘾。

   改天得跟那小子说说,给皇宫也装上这样的灯。

   以后晚上批公文,眼睛就不至于被现在的灯照得生疼了。

   说不定还能多干会儿活呢。

   众人沿着走廊走,找到了那间最亮的屋子,里面此刻热闹得像是锅里的水开了。

   “我刚跟你们讲了海上贸易的重要性,接下来,咱们分配下任务。”

   “程度海,你还是负责舰队日常训练。”

   “训练时候别手软,多跑远点儿,让他们习惯海上的风浪。”

   “还得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赵国安,你负责继续筹集资金,出发前,尽量多搞点银子。”

   “这次去东瀛,咱们得大赚一笔。”

   “至于干爹?”

   “村里产的罐头还得劳烦您多把关,特别是水果罐头,咱们得按约定交货。”

   “海上航行,船员们的营养全靠这些罐头了,务必慎重,数量也是越多越好。”

   “要是出了岔子,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可就麻烦大了。”

   “这点您放心,罐头生产全过程我都熟悉,一定严格监督,保证完成任务。”

   “好,干爹做事,我放心。”

   “其他主要问题就是货源了,还请几位远道而来的会长多操心。”

   “都指挥使放心,只要崇明水军的旗号一到,货源就不成问题。”

   “无论是丝绸、瓷器,还是茶叶,应有尽有。”

   朱政听了,对着几位远道而来的江浙商人拱拱手,算是感谢他们的信任。

   其实也不是因为信得过朱政,主要是朱政开出高于市价一成的价格收购货物。

   这才吸引了他们。

   如果不是这次朱政需要的量太大,没法直接从小商贩那儿一次性买足,他们还插不上手呢。

   不过,朱政这次航海不单是为了赚钱,更是要通过海上贸易积累经验,从而培养出强大的海军。

   只要有强大的海军,以后的财富多得是!

   “朱会长,我最近发现个情况,不知当讲不当讲。”

   这时,一位徽商突然开口,打断了大家的讨论。

   朱政点点头,做了个请的手势:“这位应该是徽州韩忠飞老先生吧,有什么想法,尽管说!”

   朱元璋一听,冷哼了一声:“这小子对外人都比对自家人有礼貌!”

   小五和张叔义听了,一起翻了个白眼。

   这老头真逗。

   人家之前为了救你,放了两大碗血,这才多久就开始吃醋了!

   小气得嘞……

   韩忠飞见自己一开口就被朱政叫出名字,心里顿时舒坦了。

   “朱会长,我最近留意了几地的粮价,估摸着明年金陵及其周边可能会闹粮荒。”

   “现在已经有些商家开始囤粮,等到明年开春,粮价恐怕会大幅上涨。”

   “所以,你看咱们商会要不要也开始囤粮?”

   “毕竟,这是难得的赚钱机会啊!”

   朱政一听,神色更加凝重。

   “韩老先生言之有理。”

   “这事儿我也注意到了,但现在还不能确定是有人造谣,还是江南真的粮食歉收!”

   “但这些都不重要了,现在重要的是商会要赶紧囤粮。”

   “正值秋收,粮食充足,价格也合适,正是囤粮的好时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