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老朱为我号丧百天!

第34章 私人武装

  军户制沿袭已久,稍有变动便是对朝廷众多法规的大手术。

   要权衡利弊,使军户制趋于合理,显然非他一人之力所能及。

   况且,如今他年事已高,无精力去撼动如此根深蒂固的制度。

   然而,眼见大明未来潜藏重大隐患,他又怎能坐视不理?

   因此,他此刻来找朱政,正是想请教如何解决军户问题。

   “哎,先不说这个,孙儿,你可有办法解决军户之事?”

   “这有何难!”

   “可我们说了不算啊,又不是皇上。”

   朱元璋一听有解决之道,顿时双目放光,

   “怎能说不算数呢!”

   “咱好歹也是天子近臣!”

   “到时向皇上提一句,若方案合理,皇上定会采纳!”

   朱政上下打量朱元璋,实在看不出这老者能在皇上面前说得上话。

   但为保全老人吹牛的面子,他也不揭穿对方。

   毕竟年纪越大,越爱面子,他能理解。

   “好吧,那我就简单讲讲。”

   “军户制之弊病,说来也简单,就是对军户限制过多,只需提高其社会地位即可。”

   朱元璋听完,却紧锁眉头,

   “孙儿啊。”

   “现下军户地位还不够高吗?”

   “如今军户家中只要有一人参军,便可免三顷地税,还能接官府杂役。”

   “一年下来,能省下几十两银子呢!”

   朱元璋正是基于此,认定军户制无需再改。

   朱政笑着摇头,问:“元老,若你是普通百姓,是愿踊跃参军呢?”

   “还是惧怕兵役如虎呢?”

   朱元璋像看痴人般看向朱政,

   “当然是前者!”

   “现今天下军户制,不就是鼓励百姓如此行事吗?”

   “难道朝廷给予军户的还不够多?”

   朱政放声大笑,

   “当然不够!”

   “远远不够!”

   “那怎么办,咱把三十顷地的税也全免了不成?!”

   朱政笑着讲道。

   “元老,您这代入感真是够强,都把自己摆到那个位置上了吧?”

   朱元璋忙笑着回应一声,旋即神情严肃起来,

   “你这小子!”

   “别拿你爷爷开玩笑啦,快说说你到底有何高招吧!”

   “唉……”

   朱政无可奈何地长叹一口气,

   “您怎么就盯着那点儿田地,就不能想想其他的吗?”

   “比如名声、地位、权力什么的?”

   “再者,如今的军户们,那三顷地的免税政策根本就是空头支票。”

   “大明那么多军户,有几个真正能买得起三顷地的?”

   “就拿这应天府来说,一亩地起码也得十几两银子起价。”

   “三顷地,至少也得花个三五千两银子啊!”

   “不自夸地说,我虽也算有钱,却也只能买些无人问津的河滩荒地,至于那好田,就别想了。”

   朱政当时没选良田,一是确实缺钱,二是他有意大力推动工业发展。

   因为他之前买的那些看似荒地,实则地下蕴藏丰富矿产!

   “大明也没亏待他们,不是给了地嘛!”

   “大明虽无法给每个将士分足三顷地,但军户一家人的田地都能挂在军户名下免税啊!”

   “只要不超过三顷,朝廷肯定不会找茬。”

   “三顷地,一年怎么也能产三百石粮食。”

   “一个县令年薪也不过百四石粮食而已!”

   “三百石的免税还不够优待吗?”

   朱元璋反复思量后,仍坚持认为军户免税是硬道理。

   甚至不惜提及皇帝不便明说的挂名之事。

   朱政仍是摇头叹息,

   “若照您这么说,这军户制度的确保障了军人生活啊。”

   朱元璋瞪眼道,

   “可不是嘛!”

   “我就是这样认为的!”

   朱政无奈道,

   “您和皇帝的想法虽好,可真能如你们所愿那样执行吗?”

   “您瞧我,自掏腰包给我庄园里的军户都置了地。”

   “表面看是军户得了我的钱,实际上是我在享受免税、免劳役的好处。”

   “但并非所有卫所都能如此操作。”

   “像我这般财力的毕竟少数,他们又该如何盈利呢?”

   “那就只能压榨军户,默许甚至鼓动他们逃亡。”

   “如此一来,他们便能占有军户手中免税的土地。”

   朱元璋从未想过下面竟敢如此胡来,顿时怒火中烧,

   “他们怎敢如此大胆!”

   朱政冷哼一声,

   “怎不敢?”

   朱元璋如同被泼了冷水,沉默良久,最终道,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们有何不敢……”

   朱元璋是从底层一步步攀至巅峰,对于底层人们的心思脾性再清楚不过。

   因此他对贪官深恶痛绝,巴不得将天下贪官斩草除根。

   然而在他执政多年间,贪官依旧层出不穷。

   “孙子啊,那你说说,到底怎么做才能让军户过得舒坦?”

   “简单!”

   朱政在朱元璋充满期待的目光中,直言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