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老朱为我号丧百天!

第187章 开中门

  两家因燕王之事多有不和,但哪家没有几个令人操心的后辈?

   文不成武不就的,

   眼看大明安定,战事减少,若再不趁机捞些军功,往后发达可就难了。

   尤其是,若朱允炆登基,以他的性子,必然重文轻武。

   届时别说为这些不成器的铺路,就连他们这些勋贵的世袭恐怕都要出问题。

   蒋尚武和罗柏闻听蓝玉与皇上同乘,心中一凛。

   看来,北征的帅印,他们是无缘了。

   二人既为蓝玉庆幸,又暗暗哀叹自己时运不济。

   算是把一手好牌打烂了。

   不过,蓝玉毕竟是武将,这亏吃得不算冤。

   二人心知还有更要紧的事,不耽搁片刻,回家便开始列名单。

   自然,都是自家子侄的名儿,随后便遣人往武国公府打听动静。

   别人家的面子,蓝玉管不管他们不在乎,

   但他们两人的面子,蓝玉不得不给。

   北征统帅之位不争了,安排个人到蓝玉麾下赚个军功,总成吧。

   不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实际上,他们也明白,比起蓝玉,自己并无多少竞争力。

   谁让蓝玉有那么个好外孙,真是叫人眼红!

   虽然这事还没实锤,万一成真呢?

   正当蒋尚武收拾好名单,准备守候蓝玉时,仆人来报,说是高天卫指挥使朱政求见。

   蒋尚武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过望。

   他正愁没法和朱政这小子好好聊聊,以前不知朱政身份,常去高天卫蹭吃蹭喝。

   但现在稍有猜疑,行事便不敢放肆。

   若真触怒了皇上,对朱政和他自己都没好处。

   但既然朱政主动上门,那就另当别论了。

   就算皇上知晓,也无话可说。

   若真要追责,就找朱政吧,看他怎么应对。

   蒋尚武大喜,挥手对手下管家说:“开中门!”

   管家一惊,险些跌倒,复又确认:“老爷,您没听错吧?”

   “来访者是高天卫指挥使朱政,非皇上钦差,也不是太子,哪需如此隆重?”

   古时高门大户,正门通常紧闭,平日出入,都走边门。

   唯有尊贵宾客,方可走正门,以示尊重。

   比如贵族娶亲,唯有正妻可由正门迎入,侧室偏房则由侧门接入。

   现仅一位指挥使来访,便开中门,传出去怕是要被勋贵们笑话。

   虽说朱政前途无量,但蒋尚武身份也不低,此举确实不合礼数。

   “听错什么?”

   “我耳聪目明,怎会听错?”

   “快去开门,我还得亲自迎接!”

   “不止如此,你去把少爷小姐们都叫来。”

   “让他们在门口候着!”

   “告诉家里那些不安分的,给我老实点,别出乱子!”

   “谁在这事上出差错,直接去祠堂跪着。”

   蒋家家规森严,子弟犯错便罚跪祠堂,还不许吃饭。

   严重者,如交友不慎,沾染恶习,更是要接受国公惩治。

   早年立国公长子沉迷酒色,不务正业,被发现后,直接被五花大绑丢进祠堂,国公亲自看管,连续三日三夜不许进食,险些饿毙。

   打那以后,家里小的一辈都学乖了,谁也不敢往外头野了!

   哪怕听见谁说要跪祠堂,一个个脚底就像生了根,生怕惹得蒋尚武亲自出手。

   毕竟,若是由下人看着,多少还能偷摸着塞两口吃的。

   可真要是国公爷出马,那可就是动真格,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大事啊!

   管家听了,心里纵然纳闷,但也只得照办。

   朱政在门外等得心急如焚,却不见蒋家有个人影出来。

   他都忍不住琢磨,自己是不是又哪里踩了雷,闹了大笑话。

   毕竟,这古代的规矩密密麻麻,他就是拼了命地恶补,也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正当朱政还在瞎猜自己哪里犯规时,忽听得院内一阵纷乱的脚步声。

   朱政一听,撒腿就溜。

   边逃边觉得憋屈。

   他就送本《心经》,犯了哪路神仙的忌讳了?

   难不成访客还得先打报告?

   再说了,就算真犯了规矩,直说便是,何必兴师动众教训人呢!

   等他跑到自认为保险的地方,回头一瞧,只见国公府大门豁然洞开。

   “这是唱的哪一出!”

   “不是说古代豪门的正门轻易不开么?”

   “这位国公大人,就为了教育我,搞这么大的排场?”

   蒋尚武好不容易把能动员的人都凑一块了,连个吃奶的娃娃,也让儿媳抱着出来了。

   可等他一切准备妥当,大门一开,打算热热闹闹迎接朱政时,却发现门口空无一人。

   “人呢?”

   “你们怎么做事的,个人都看不住!”

   “回老爷,我们也不知咋回事啊!”

   “刚明明还在门外站着呢!”

   蒋尚武心头冒火,但此刻也顾不得计较。

   他一瘸一拐,跨过门槛那深深的沟壑。

   “还不快去找人!”

   这正门不轻易开,单是这门槛,跨一步都费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