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第六章 同人于郊(下)

唯有华夏 张天铭 2053 2024-06-05 13:56

  华丽三年六月,临近芒种。

   巴族水军近三万名战士正乘坐五百余艘战船,顺嘉陵江南下。大江之中,每三艘舰船为一列,接替而行,前后绵延几十里,甚是壮观。

   若是单从这些绵延不绝的战船上看,可以说是气势如虹挡者必摧,再伴着这滔滔江水之声,大有气吞江河万里之威。

   但若再仔细点看看战船上的人儿们,则是个个面黄肌瘦好似大病一场,七扭八歪军容涣散,知道的这些是巴族士兵,不知道还以为是逃荒的难民呢!

   若问何以至此?恐怕只有那些有过晕船经历的人才可理解一二吧。

   整整三天的晕船“旅途”,只说折磨还是词不达意,必须得说是非常非常折磨方可表达些许。

   即便是那些不晕船的士兵们,脚底下一个个也仿佛踩在了棉花上一般,站立不稳,翘首盼岸。

   手抓栏杆勉强立于首艘战船船头的巴务相,早已没了初登战船时的神气。若不是一举灭蜀的强大决心支撑,他早已下令弃船仗步而行了。

   当然,第一天选择后悔还来得及。此刻他们所处的位置,与蜀军刚好并驾齐驱,船头旗号与蜀族火把、炊烟遥相呼应。若是选择这时候下船登陆,就凭现在巴族的状况,面对蜀族时的存活概率应该不比直接投江高出多少。

   又是一个大浪拍打在船上,摇晃的战船将巴务相甩的在甲板上滚了好几圈,若不是巴族水军统领郑成恰好赶来,稳住其身形,估计巴务相就要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了!

   待风平浪静,巴务相面色有些好转后,郑成关切地问道:“头领,你还撑得住吗?”

   不怪郑成太直接,只怪务相很憔悴。“我没事。”巴务相的语态虽然很虚弱,但语气却是很坚定。

   他不是没事,是不能有事。“向导是怎么说的?”

   作为巴族最优秀的水战人员之一,郑成倒是真的没事。“向导说我们已经完全渡过了嘉陵江的弯曲路段,接下来就都是直直的水路了。”

   巴务相如释重负道:“都是直路,就不会这么摇晃颠簸了吧!”

   “是的,只需要小心躲过暗礁即可。”见总头目面有喜色,郑成趁机汇报道:“而且,我们也将大大提高行进速度,估计只需要两天时间,就能实现你所设想的迂回部署,对蜀军完成彻底的包抄了。”

   得知胜利在望,巴务相感觉自己仿佛也没那么迷糊了,还试着在船头来回踱了几步。恰逢一阵江风拂过,他整个人更是神清气爽起来。

   “那位向导,连这一水段的暗礁分布情况也是掌握的十分清楚吗?”

   “他说他钓鱼的轨迹,遍布了嘉陵江的各个角落。在岸边随便拿起一块石头给他看一眼,他就能说出到发现这块石头的具体地点。更不要说哪里有暗礁了”

   “他现在愿意见我了吗?”

   “他说随时可以见你。只是……”郑成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

   “你要保证你不会再次吐到他身上。”

   五分钟后,巴务相灵机一动,发明了人类史上的第一个口罩,并作为第一个戴上它的人,再度出现在了巴族的向导面前。

   这名作为向导的老头,是巴族在虏获了蜀族的三百艘战船后,第一次靠岸重新分配乘船人员,并派出相沉率队从陆路给巴务相传递情报时,在岸边捡到的一个钓鱼佬。

   这钓鱼佬不是别人,正是早就等在那里的渔伯!

   至于为什么要等在那里,是因为那里本就是蜀族战船停靠的港口。

   渔伯料定突然增加了三百艘装满物资的战船可供调配的巴族,是必须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人员调度才会继续前行的。而这个最近的港口,则是靠岸完成调配的唯一选择。

   因为巴族对蜀族平民的印象,还停留在蜀族黑化以前的友善模样。所以对于渔伯的出现,巴族的水军们,并没有什么戒心。

   也正是因为之前多受蜀族百姓的恩惠,巴族对待手无寸铁的蜀族平民,非但不会向以刀兵,多数还会奉以浆果。

   巴族只是贪恋蜀族的土地,想要的,也不过是对这片土地上的资源的支配权而已。

   至于平民,只要恭顺,巴族是很乐意将其视同己族的。

   纵观古今,凡是遇到垂钓者,大多数人都会情不自禁的驻足观看一阵。在调度完军士,等待运转物资的过程里,包括郑成在内的许多巴族水军小头目便围坐在渔伯的周围赏钓。

   久坐无聊,不免攀谈一番。谈吐中,众人无不折服于渔伯渊博的学识。在渔伯对蜀族战船的特点作出介绍,并教习过行船避险之法后,郑成便决定邀其为向导。

   欣然应邀后的渔伯,利用其对气象的精准预判,指挥得巴族掌帆者,几乎做到了帆帆风顺。

   因此才大大提高了行船速度,超时完成了对巴族大部队的追赶。

   至于为何一直没有拉开距离,是因为嘉陵江有一段水域是连续五个一百八十度的盘桓河道,战船在无形当中就比陆地上的直线行军队伍,多行出了四、五倍的路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