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穿越成了朱元璋的孙子

第241章 良心的困扰

  女山贼是否聪慧不得而知,但她确实在朱允熥的影响下学会了黑吃黑的手段。

   面对当前的境况,她不愿执行任务,却又渴望那笔财富,于是她拿走了银币,答应行事,但转眼间又打算逃离。

   关键是她的做法竟然得到了手下山贼的一致认同。

   原因很简单,他们坚守底线不愿亲自下手,但又渴望那份财富,所以只好选择这种方式。

   此外,她也希望借此惩罚那位中年胖子,或者说教训一下孙老,毕竟他们的行为太过无耻。

   同时,这一切都被秘密跟随中年胖子的锦衣卫看在眼里,一五一十地报告给了朱允熥。

   得知消息后,朱允熥露出了冷笑,说实话,他没料到孙老想出的对策竟是找替罪羊。

   当然,这种方法确实相当有效。

   如今的局面,若那群山贼不顾底线,照做的话,或许能得逞。

   当然,朱允熥并不清楚山贼的真实意图,他猜测他们会遵循孙老的计策行事。

   因此,朱允熥决定对这群山贼施以雷霆一击。他对十名锦衣卫下令:

   "做好准备,今夜潜伏在山贼下山的必经之路,务必一举擒获所有山贼。

   他们妄图成为孙老手中的棋子,对抗民众,对抗我王室......

   显然,他们并未将我先前的警告视作真言。既然如此,就让他们承受后果吧。”

   闻言,锦衣卫们立刻着手准备,赵青竹也皱眉道:

   “按常理,那些森林游荡者不该涉足此事。但也难说,毕竟孙老能开出丰厚的赏金,为了财宝,他们可能会跨越底线。”

   朱允熥点头回应:“真相如何,只有到时方能揭晓,此刻妄下定论为时尚早。

   总而言之,倘若那些森林游荡者真的摒弃了内心的准则,本王必定严惩不贷。

   之前的宽恕仅是出于怜悯,只望他们能自我约束。”

   经过一番周全的筹备,是夜,河口县北方的一条石板路上,二十多位森林游荡者拉着马车,携家带口,行走在昏暗的道路上。

   此行他们携带了不少财物,毕竟逃亡之路,必须带上所有家当。

   可没走多远,他们便注意到对面的路上,有模糊的人影显现。

   关键那些人影皆骑在骏马之上,因夜晚的遮掩,森林游荡者未能辨识来者的身份。

   那女游荡者高声问道:

   “前方之人何故拦路?”

   不远处,马背上最前方的正是朱允熥,赵青竹则陪在他身旁。

   不同的是,朱允熥能较清晰地洞察那些森林游荡者。

   他冷笑一声:

   “这些游荡者难道是失明了吗?这么近的距离,竟然认不出我的身份?”

   赵青竹微微一怔,随即说道:

   “我们也看不清楚他们,不过听声音像是那一伙游荡者。”

   朱允熥略感诧异,他确实没想到,赵青竹等人竟也无法看清对面之人。

   于是他转向一名锦衣卫发问:

   “你们看清楚了吗?”

   锦衣卫们纷纷摇头,表示看不清楚。

   朱允熥顿时醒悟,他读过古老的史书,记载古人因营养不足,身体发育受限,各方面能力皆不如后世之人。

   视力方面尤其明显,与现代社会相去甚远。

   因此古人常被认为有夜盲症,夜晚即使借微弱月光或星辰,也难以看清楚事物。

   故古人在夜晚几乎不外出,这便解释了他们视力为何如此之差。

   既然他们无法看清自己,朱允熥眼珠转动,开口反问:

   “那你们又是什么人呢?”

   女游荡者哼了一声:“你最好不知道我们的身份,对你没任何益处。”

   然而她话音刚落,身后一名游荡者随意开口:

   “老大,你干嘛这样说呢?有何不可承认的?我们就是山贼。

   在这深夜荒野相遇,揭示身份再劫掠他们一番,岂不是合情合理?”

   女盗贼闻言,不得不承认,这提议竟有几分道理,于是她立刻回应:

   “我们是林间盗旅,遭遇我们,便是你们的宿命。明智之人,速将珍贵之物分出一部分,赠予我们,尔等方能安然离去。否则,我们将洗劫一空,不留给你们一片铜板。”

   朱允熥听见此言,险些失笑,这是何意?下山作恶,还要拓展业务领域?

   他暗想,若非月色笼罩,而是阳光普照,这女盗贼再见他们一行人,还能否有勇气这般直言不讳?

   当然,朱允熥此刻并不急于暴露身份。不知为何,每次面对这名女盗贼,他总被她那严肃又略带滑稽的口吻挑起戏谑之意。

   朱允熥正欲开口,赵青竹却在一旁疑惑地问道:

   “他们不是要去山下执行孙老先生的计划,寻找土豆种子吗?怎么感觉他们带了这么多行李?

   难道不担心搬运土豆种子已是负担,还要自寻烦恼吗?”

   朱允熥闻言,露出困惑之色,他仔细打量那些盗贼的马车,上面堆满了各式炊具、衣物,还有日常生活用品和杂七杂八的杂物。

   这哪里是要去做恶,分明是在筹备迁徙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