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只要形成灵之旋涡,就可以试着收集相应的材料,准备凝炼灵窍。
可是,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灵之旋涡还没饱和,就将它凝炼成灵窍,那么形成的灵窍就会很小,实力也会偏弱。
反之,灵之旋涡越庞大,凝炼出的灵窍就越强大,实力也会越高。
当然,凝炼时所需要的阴阳之力就越多。不仅收集起来十分困难,凝炼出灵窍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
姨娘曾告诉他,在血蝠一族的深渊里,有些人在灵之旋涡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凝炼灵窍,短短几十年便凝炼出了五行之窍。
结果凝炼出的灵窍非常弱小,甚至出现了三窍修士被二窍修士秒杀的笑话。
黄天打算将灵之旋涡修炼到极致,再进行炼化。
可没想到,如此多的丹药吃完了,灵之旋涡还是没有出现饱和的迹象。
对于这样的结果,黄天最初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灵之旋涡没有饱和,说明还有提升的空间;一旦凝炼成灵窍,自己的实力会增长的更多。
而忧的是,灵之旋涡如果太过庞大,那就说明凝炼时所需的阴阳之力就越多,成功率也会越低,他担心到时候无法成功凝炼出第二窍。
这种悲剧在深渊中并不少见。
有些修灵者因一时贪心,将灵之旋涡凝聚到了自己无法炼化的地步。结果一辈子无法凝炼出第二窍;无奈之下,只能破罐子破摔,彻底放弃凝炼,选择继续强化灵之旋涡,缓慢的提高实力。
姨娘建议他不要贪心,尽快凝炼出第二窍。
可黄天在考虑了整整一天后,毅然决定赌一下,继续凝聚灵之旋涡,将其修炼到极致!
因为,他觉得,如果因为顾虑无法凝炼第二窍,而错过了成为一个绝顶高手的机会,他会比无法凝炼出第二窍更加后悔。
在他看来,上天给了你一次机会,如果你不把握,那就是你的原因;如果你努力了,即便最终凝炼失败,那也是上天的原因,你可以无悔!
所谓的天道不公,大多数并不是真正的不公,而是上天给了你机会,你却没能把握住。
至于第四窍的凝炼,他的姨娘也不清楚,因为他的姨娘就是三窍强者,而且困在这个境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不过,也不是全然没有头绪,姨娘曾告诉他,在血蝠一族的典籍中,有一条有关第四窍的记载。
据传,在很久很久之前,有人似乎凝炼出了第四窍。只是在第四窍形成的那一刻,天空突然降下万千神雷,活生生将那人劈死了。
那人临死之前,只来得及说出四个字,便灰飞烟灭。
“因果……天劫……”
黄天低喃了一句,便不再多想,因为这些还离他很远。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到了傍晚时分。
看了看时间,黄天站起身子,打车来到了学校。
沈国芳如期而至,和她一起的还有一个中年男人。
这个中年男人就是沈国芳的丈夫,沈君茹的姑父,孙树海。
孙树海个子不高,梳着大背头,满脸油光,大腹便便,典型的酒囊饭袋。
一看到黄天,孙树海就热情的上来打招呼。
果然不愧是长期混迹酒桌的人,只是一句话,就哄得黄天眉开眼笑。
“哟,这就是君茹的男朋友吧,果然是一表人才。”
“孙总过奖了。”
黄天不是那种自命清高的卫道士,人家热脸相迎,他也不会摆出冷屁股。
他知道,对方之所以这般对他,完全是看在他“貌似高贵”的身份上,与他的品行没有半毛钱关系,但这又有什么关系?
人,本就是多因素组成的,相貌、性格、品行、身份、家世……
既然对方注重的是自己的身份,那就由他好了,难道“身份”就不是自己的一部分吗?
可笑的是,有些人偏偏就只认准性格和品行。认为只要有性格和品行,别人就必须得看上他,如果看不上,就是他人势利。
他们也不想想,性格和品行是人们立世的条件,其他的就不是吗?
还有人说,靠“身份”建立起的人际关系不会长久。
黄天对此嗤之以鼻,如今的社会,品行就真的可靠吗?
婚前彬彬有礼,婚后狼心狗肺的人,还在少数吗?人前称兄道弟,人后互相捅刀子的事,没有发生过吗?
性格是最容易改变的,人心是最不可靠的!
相比之下,那些外在之物更为可靠。
这是黄天做混混那些年总结出来的,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才能站的更稳。
不过,对于孙树海这种人,黄天还是不喜欢。
毕竟,理解是一回事,让他接受,却是另一回事。
“哈哈,什么孙总,太见外了,叫我……孙叔好了。”
孙树海本来想说,和君茹一样,直接叫他姑父。
可话到嘴边,马上改了口,因为他还不确定黄天的身份。万一这小子的身份,不像自己所想的那般,那岂不是还要再费一番口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