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769章 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此刻的燕京,已然收到了梁向送过来的抄件。

   一层一层上传,看见这份抄件的每一个人,无不心中激荡。

   民族复兴,中国崛起。

   这八个字,死死的刻在了他们的心理。

   某间办公室。

   陈公反复默读着手里这份文稿,他抬起头看向对面的商业部部长赵克东。

   “邵维鼎先生,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爱国,更加热爱脚下的土地啊!”

   他手里握着稿件:“就凭他对于中国历史的了解,每一行文字,都能看出,他对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

   “就这一点,是国内的很多人都比不上的。”

   赵克东深以为然:“陈公,现如今当下,在我们国内掀起了一种思潮。”

   “就觉得国外什么都是好的,国内什么都是差的。”

   “不仅认为体制,就是历史文化都低西方一等。”

   “邵先生一个港岛人,从下在英国留学都明白,国家要自强,得有文化自信,我们也拥有这个深厚的底蕴,我们中国人不比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民族要差,可是很多人就是不明白这一点。”

   “改开后,崇洋媚外的人是一波接着一波。”

   陈公凝声道:“所以这份稿件来的及时,来的及时啊!”

   “发表,现在就发表出去。”

   “拿到国内最大的平台,让《人民》《光明》《解放》都刊登这篇文章。”

   “让全国十亿人都看看,一个港岛同胞对于国家的信心。”

   随着陈公的一声令下,全国媒体都开始进行报道。

   由上而下,迅速发酵。

   1982年,正是国内思想迷茫,改革困顿之际。

   邵维鼎的这一篇文章,如同一股狂风。

   在整个中华大地,掀起了风暴。

   无数学子,无数工人,无数文化工作者,此刻都沉默了。

   无数人,热泪盈眶。

   他们也爱这个国啊!

   几乎与此同时,在港岛。

   街头上到处分发的传单抄件,如同雪花一般散落在港岛各处。

   一万人看了,十万人看了,百万人看了。

   邵维鼎的文字,有种令人沉默的力量。

   每一个人看过之后,不管是何种心情,都尽是沉默。

   而后心底掀起滔天巨浪。

   重新审视起了对岸,审视起了当下这座城市的命运。

   在港岛,大多数人还是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认同不管是港澳台还是对岸又或者南洋华人都是同胞这个概念。

   但,相较于他处的华人,港人在心底还是更有优越感的。

   因为经济,因为文化影响力,甚至是因为被殖民的不列颠。

   可现在,邵维鼎清楚明白的,将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将港岛与内地绑定的关系,解释的清清楚楚。

   港岛之所以能是四小龙之一,之所以能在短短十年间快速发展。

   除了麦理浩的各种政策支持,除了港岛对于制造业下的定位。

   其实更依托于港岛实质意义上是作为封闭的中国大陆的对外窗口。

   因为是唯一的窗口,货物转运,资金往来需求量大增。

   塑造了港岛超级大港,以及隐隐有向亚洲金融中心迈进的趋势。

   港岛离不开内地,就像内地也必然会将港岛收回。

   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实现祖国领土主权统一。

   十亿人化作齿轮的推动,他们也是其中之一。

   这种历史的责任感,时代的蓬勃厚重感。

   第一次,让很多港人萌发出了,港岛一定要回归。

   一定要参与到祖国的伟大复兴事业当中的心情。

   在港岛有不少西方买办,他们自然也看到了这点。

   港府的几名华人议员,看着手中的“传单”抄件,整个身体都在不住的颤抖。

   “到底是谁在印发这些传单的?”

   施姓议员无比愤怒的大喊着:“总督不是发出了行政命令,禁止任何电视台,任何报纸宣传《时代》中关于邵维鼎采访的任何稿件吗?”

   “这些东西到底是怎么传出来的?”

   他们已经知道了,现在大街上几乎人手一份。

   哪怕是不识字的,都有人义务解读。

   如今港岛的茶馆,早餐店咖啡厅。

   上到精英白领,下到贩夫走卒。

   几乎每一个人都在议论着邵维鼎的采访内容。

   施蔚献慌了,此时的他才真切感受到了邵维鼎在港岛巨大的影响力。

   这个人,已经不可控了。

   自从出了李家城事件过后,钟石原被判死刑,立法局华人议员权力真空。

   施蔚献立刻向英国人靠拢,目前已然取代了钟石原立法局主任的位置,彻底站稳脚跟。

   目前是华人在港英政府职位最高之人。

   “主任,我们调查了。”

   下属汇报道:“在大街上分发这些传单的大部分都是港大和港中文的学生,除此之外就是潮汕帮会的人。”

   “学生?帮会?”

   施蔚献瞪大了眼睛,这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人员类别怎么被放到了一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