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刘备谋主,算尽天下

第504章 递表劝进,黄袍加身

  永汉九年秋,一月一次的大朝会之上,一身白衣的张良目不侧视的在万众瞩目中进了奉天殿。

   随后行至百官之前,拿出了早已写好的劝进表,随后交于内侍递了上去。

   等刘备看完之后,张良便跪下道。“国不可一日无主,天下不可一日无君,否则秩序难定,人心难安,臣弟恭请王上奉天承运,继承大统。”

   刘备听完表现出非常难为的样子,忙说自己德行不足,文韬武略逊于众人远矣,能有今日之基业,全仰仗于诸位贤臣,岂可忝居高位,僭越称帝。

   还说什么他从没有想过当皇帝,只是为了匡扶天下,剪除奸佞,这才起兵报国的。

   当初也是为天子牧民,这才坐上幽州牧之位的,故而应该按血脉来论,在刘姓宗亲里选一个与灵帝这一脉相近的贤明之人来当政。

   群臣闻言非常无语,这话说的,你不当这皇帝,其它姓刘的宗亲能睡着吗,不怕哪一天突然暴毙么。

   这话如果张良不在这里,文武百官还信三分,可人家只是致仕,又不是死了。

   有此子在,借姓刘的那些宗亲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有此想法。

   而且自郡国制被废黜之后,所有刘姓王都没了,除了土地、财产依旧保留之外,手中的兵马连带家丁都被收走,只允许用契约制的雇工,所有造反的路都被堵死了。

   手中一个兵也无,你让这些人如何坐得稳皇帝之位,又如何压得下朝中这些骄兵悍将。

   因此所有臣子连忙跪伏于地,静静地看最前方那人继续表演。

   “此言大谬,兄长岂不闻高祖皇帝有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高祖能得,能用三杰,天下可定矣。”

   “反观兄长,慧眼如炬,满朝文武皆为贤臣良将,带甲百万之师。”

   “逐北胡,平西域,败伪王,定江山,安黎民,除饥馑,兴百业,诸多功绩,纵是秦皇汉武,亦或是高祖、成祖复生,犹不及也。”

   “臣弟顿首。常闻天生蒸人,树之以君,所以对越天地,司牧黎元。”

   “圣帝明王鉴其若此,知天地不可以乏飨,故屈其身以奉之。”

   “知黎元不可以无主,故不得已而临之。社稷时难,则戚藩定其倾。郊庙或替,则宗哲纂其祀。所以弘振遐风,式固万世,三五以降,靡不由之。”

   “伏睹大兄汉王,自登位以来,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越古超今,虽周、秦无以过此。”

   “外有流言,皆言汉祚已终。臣却不以为然。”

   “昏明迭用,否泰相济,天命未改,历数有归,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

   “齐有无知之祸,而小白为五伯之长;晋有骊姬之难,而重耳主诸侯之盟。”

   “社稷靡安,必将有以扶其危。黔首几绝,必将有以继其绪。”

   “伏惟大兄,玄德通于神明,圣姿合于两仪,应命代之期,绍千载之运。夫符瑞之表,天人有征,中兴之兆,图谶垂典。”

   “自桓灵陨丧,少帝崩灭,天下嚣然无所归怀,虽有诸多伪王争位,南楚虎视眈眈,皆蔑以过之。”

   “大兄威服十州,光复中原,柔服以德,伐叛以刑,抗明威以摄不类,杖大顺以肃宇内。”

   “纯化既敷,则率土宅心。义风既畅,则遐方企踵。天祚大伪,必将有主,主汉祀者,非您者而谁?”

   “以迩无异言,远无异望,讴歌者无不吟咏徽猷,狱讼者无不思于圣德,天地之际既交,华裔之情允洽。”

   “一角之兽,连理之木,以为休征者,盖有百数。”

   “冠带之伦,要荒之众,不谋而同辞者,动以万计。”

   “是以臣等敢考天地之心,因函夏之趣,昧死以上尊号。愿陛下存舜禹至公之情,狭巢由抗矫之节,以社稷为务,不以小行为先,以黔首为忧,不以克让为事。”

   “上以慰宗庙乃顾之怀,下以释普天倾首之望。”

   “则所谓生繁华于枯荑,育丰肌于朽骨,神人获安,无不幸甚。”

   “臣闻尊位有德者居之,今仰瞻天象,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刘氏。”

   “汉王并日月,无幽不烛,深谋远虑,出自胸怀,不胜犬马忧国之情,迟睹人神开泰之路。”

   “臣等各忝守方任,职在遐外,不得陪列阙庭,共观盛礼,踊跃之怀,南望罔极。谨上。”

   这番吹捧之后,趴在地上的百官虽然看不到表情,但无不倒吸一口凉气,心神为此摄之。

   最受震撼者非逢纪莫属,平素他就善于对刘备阿谀奉承,迎合上意。

   然而此时亦被震得瞠目结舌,心想敢情还能如此吹捧,一扇通往新领域的大门仿若被一只无形之手缓缓开启。

   沉默之后就是众口一词的附和,纷纷开口劝进,表示这天下可称帝者,非上位者不可,除此之外不作他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