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54章 甘露殿看客

  “准备…射!”

   公安县一个小型的靶场,几个老卒握紧手中的良弓,听着口号瞄准自己的目标,然后拉弓射箭一气呵成。

   场边的小校赶忙上前查看情况,随后大声将情况报告出来:

   “七十步矢透皮革!八十步矢穿木板!九十步矢中木人!”

   “良弓!”场边黄忠赞叹。

   这段时间里黄忠愈发活跃,尤其在南郡那边有信送至,一个远房族亲称欲将其子过继给黄忠之后。

   刘备甚至感觉黄忠看上去都年轻了不少,不复暮气沉沉之色。

   “确是良弓!”孔明道,如今校场边就他和黄忠刘备三人,今日展示的为弓弩,考虑到将军中黄忠对弓弩最为熟悉,于是顺便拉来点评一下。

   “江东士卒善射!故也多弓匠。”黄忠接过一张长梢弓,略一发力便将弓弦拉满八成,随后几乎不怎么瞄准就射了出去。

   箭矢如流星,力透百步距离的箭靶。

   “可惜如此良弓,仅作价六百,良弓匠尚不能温饱。”

   黄忠叹气,军中制式武器就数长弓价格最为低廉,南方良弓和弓匠都多,但生活过得并不好。

   究其原因就是汉代军阵攻防基本都是互相冲阵,这种情况下弩就挤占了弓的生态位。

   “黄将军神箭!”孔明称赞的真心实意,随后示意左右:“但若我军有八牛弩,黄将军要如何应对?”

   在刘备和黄忠好奇的眼光中,一个足足有床榻大小的木械被刘备的亲兵推了出来,其上还蒙着油纸。

   孔明亲自小心揭开,黄忠首先见到的是安置在其上的足足三张巨弓!

   真的是巨弓,弓臂长度足足有手中这张三石弓的近乎一倍大小,三弓用机扩和滑轮固定。

   虽然看不懂,但有一种武器特有的美感,黄忠几乎第一时间就扑了上去细细观察,随后问道:

   “军师,如何操作?”

   “非人力所能及也!”孔明指着这张床弩后面的两个木轮道:“把牛牵过来!”

   四名亲兵牵着耕牛过来,小心的将绳索套上床弩两侧上的木轮装置,并牵好辔头以防牛乱跑。

   孔明和一名小校慎重搬起来一支巨型弩箭固定在床弩上,随后示意开拉!

   木轮被牛拉着缓缓拉动,床弩中的机扩也在缓缓转动,三张巨弓慢慢变形被拉开。

   听着那咯吱咯吱声黄忠有一种心里发毛的感觉。

   少年时练功曾自恃力大,将一张五钧弓生生拉断,当时绷断的弓箭犹如刀割让黄忠印象深刻,绷断之前就是这般声音。

   木轮被拉动到再也拖不动,提着个斧头小心绕到了弓弩后面,然后对准一条绳索猛力劈了下去。

   只听“噌”的一声,黄忠只觉得劲风扑面,直到回过神来才听到远处“轰”的一声。

   极目远眺,两百步处一棵大树已经拦腰而断,而那个弩箭则不知所踪。

   黄忠不由得咂舌:“此等威力,不负八牛之名!”

   “实际上还达不到。”孔明说起来这个有点可惜:“或许是后世流传的工艺不同,也或许是关键机巧部分还没钻研透彻。”

   “现在造出的这具八牛弩倘若真用八牛之力,那弩本身就要被拉坏,更遑论射出。”

   此时跑出去寻箭的小校也已经空手返回:“四百八十步处,弩箭没地而入寻不得。”

   “几乎就是五百步!”黄忠心神震动,射程恐怖如斯?

   “但可惜此八牛弩校准困难。”孔明摇头。

   黄忠一脸惊悚:五百步射程的巨弩如果指哪儿打哪儿才更可怕吧,那样只要稍稍接敌直接射死敌方主帅,怎么打?

   但常年驻防荆州的经验让黄忠心中迅速冒出一个想法:“军师,既如此……”

   刘备和孔明眼睛一亮:“善!”

   五天后,公安县府。

   刘备依然坐于上首,看着自己的亲近将臣们一个个鱼贯而入。

   今次首先到达的居然是关羽!

   这个河东汉子少见的一脸喜色报喜:“大哥,军师所制的八牛弩置于船上确实好用!江水和虎渡河已无水患!”

   刘备缓缓点头,那一日黄忠最后出的主意就是,既然床弩能置于城墙,那应该也能置于船上。

   相较于普通的床连弩,这个八牛弩只要多中几发,岂不是楼船都能打沉?

   孔明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将其安置到了关羽船上,如今看来效果非常不错。

   随后孔明和黄月英联袂而来。

   黄月英和糜竺一起递上来一个意见,打算要正式扩建造纸坊,这个刘备是知道的。

   印刷邸报的计划已经被孔明押后,理由是目前纸的产量远不如曹操,倘若印刷邸报被曹贼学去,此举反而是在利贼了。

   糜竺则已经打点好了行装,打算先去江东将纸店开起来,等看完这次的光幕就要动身。

   至于孔明需要负责的就多了,种地、弩车、赋税等,还要和蒋琬一起研究煤炭如何区分优劣以及开采之法等等。

   说着蒋琬就跨门而入,依然是一副没干劲的样子朝着刘备拱拱手,然后坐到孔明身侧,很是自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