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

第31章 上架红薯

  没有收到的还没有来得及心酸,定定的看着天幕。

   江楠小心的把这三样东西放到收银台下面的抽屉里放好,确认458系统已经把制盐的视频私发给三位,就开始介绍第二件商品了。

   拿起一个袋子,打开袋子,放在柜子上,拿出一个红薯开始说着。

   “这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第二件商品,红薯,也是只有三件。

   红薯又名番薯,又名山芋、甘薯、地瓜,是现代人们最喜欢的食物之一。

   红薯是明朝万历年间传入的,首先在福建广东,也就是当即的福州、闽江等地方传播。

   到了清代开始才真正大规模的推广种植。

   而把红薯引入中国的就是红薯之父 陈振龙。

   万历年间华侨陈振龙在吕宋,也就是现在的菲律宾,发现当时一种可以食用的块根食物,其耐旱易活,种少获多,且生熟皆宜,有六易八利功同五谷,这就是红薯。

   当时的菲律宾被西班牙殖民者占领,他们严禁红薯流入中国。

   陈振龙冒着被杀的危险,拿了一根红薯的藤条,把它编在一个箩筐里,带着这个箩筐上船回老家福建,由此躲过了殖民者的检查,让红薯从此在我国传播开来。

   对于福建来说噢,红素的引进恰逢其时,引种次年,福建南部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大旱,野草无青禾无收,饿民遍野。

   而红薯却大获丰收,使灾民足裹其腹,灾不为荒。

   这样成功的例子,红薯的种植得到来了进一步的顺利推广,也成为古代饥荒时期最重要的食物之一。”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明朝的皇帝,不管是哪一任的此刻心中多少都是有些生气的,合着明朝的时候就有了,到了清朝才被推广,中间这些年,皇帝都在做什么。

   万历皇帝此刻最是激动,召锦衣卫,务必找到陈振龙。

   “红薯可以一年种植两季,夏季红薯正常亩产量在5000斤左右,春季亩产在6000斤左右。

   红薯产量受土壤的影响比较大,刚收割小麦的麦茬地是比较贫瘠的,亩产量比较低,大概只有4000斤。

   而土壤比较好的土地一般亩产可以达到8000斤。”清朝的皇帝还好,清朝的时候红薯已经开始了推广,之后朝廷也只是比之前更加重视而已。

   而从万历开始到崇祯帝,这几位则是心中止不住的懊恼,空有宝物而不闻不问,这不能忍。

   陈振龙是吧,福建是吧,现在红薯这等宝物要为大明所有百姓使用才是。

   秦朝,秦始皇有些不可置信,看着满朝文武,“李斯,你可听到天幕所说红薯的产量。”

   李斯此刻也是激动不已,直接跪下,“陛下,此乃神物也,陛下,此等神物,我大秦必要所得。”

   秦朝以小米为主食,最高的产量也就200多斤,此刻听着红薯动不动几千,最高快八千斤的产量,这翻了几十倍的产量,心里恨不得直接拿到手。

   秦始皇“若有此物,大秦铁骑,必将横扫天下,匈奴何惧!”

   汉高祖看着这个介绍,才能够不可置信到欣喜若狂。若是能拿到这个红薯,大汉不愁了。

   汉武帝刘彻此刻眼睛都快红了。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可不是说说的。

   就连拿到盐的时候自己都没有这么激动过。

   刘彻幻想着自己拿到如此神物,解决了天下百姓温饱问题,这等堪比尧舜的功绩,还有谁能与自己相比。

   有这个想法的可不止汉武帝,汉文帝、汉宣帝、光武帝、朱元璋、朱棣、朱瞻基、等也是眼神热切的看着天幕。

   刚刚拿到盐的这三位,刚刚看完盐的制作,兴奋激动的心情还没有来得及平复,就被第二个神物震惊到了。

   “想要,还想要,三个名额中有自己一个就好了”。

   密密麻麻的弹幕,显示了此刻无数帝王心中的狂热。

   不管是朝廷大臣还是普通百姓都在祈祷着陛下可以买到,与此物比,金银珠宝算什么。

   “红薯有很好功效,可煮食可以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

   红薯有着补脾和血、益气生津、宽肠通便的功效,可主治脾虚水肿、便秘、疮疡肿毒、胎漏,咯血等症状。”

   天幕下的大夫赶紧记下,以备之后有需要的时候用。

   “不是所有的红薯都可以吃的,发芽之后的红薯不可以生吃后才,是有剧毒的,煮熟才能吃。

   红薯长有黑斑,也不可以吃,容易引起中毒,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体质不好的甚至会死亡。

   红薯因有助于排便,所以食积气滞、痢疾腹泻者记得忌食。”

   不只是大夫,不少百姓也记下来了,有的地方甚至为了让百姓好记,编了几首儿歌。

   “红薯的保存也很容易,收获之后可以晾晒几天,是表面水分蒸发就好,表皮受伤的红薯就不要保存了,容易坏。

   尽量选择通风和干燥的地方,不要有光,条件允许可以直接挖个地窖,以便更好的保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