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之开局拥有龙象之力

第53章 岳飞任朔方都尉,赵云清凉山拜主

  书接上回。

   吴狄在表露出扩军的想法后,就有让岳飞单独带兵之意,便为其详细介绍了麾下军队情况。

   “鹏举,云州现有:

   秦叔宝统领的雁门东部军3000人,其中有1500玄甲军。

   周德威统领的雁门郡兵8000人。

   孟拱统领的雁门关守军3000人。

   辛弃疾统领的雁门北部军1500玄甲军。

   孝先统领的陷阵营1200人。

   苏定方统领的朔方郡兵3000人,於夫罗部2500人。

   冉闵统领的五原郡兵3000人,其中有1000静塞军。

   定襄郡兵6200人,张辽统领3000人;蓝玉统领3200人,其中有辽东铁骑1200人。

   我知鹏举不仅勇武过人,且在兵法韬略方面,不输于定方、永增几人,可比肩孙吴,只在虎卫里面做个副统领,着实有些屈才了......

   我意你为朔方都尉,领1000秦锐士,再从青壮中选2000人加以训练,为朔方郡兵,不知鹏举敢担此任否?”

   吴狄说完,直勾勾的盯着岳飞,想从其面部表情看出些什么。

   岳飞听了,很是激动的道:“末将愿意,谢主公!”

   没有人不想独领一军,实现自己的胸中的韬略。

   吴狄将岳飞放出去,存的想法便是让其积累经验和资历。未来的战斗不会少,让其获得战功,方便提拔。

   岳飞在吴狄心中的定位极高,是未来麾下的元帅之一。让其将兵数十万,征伐一路诸侯,剪灭敌国。

   一行人在偏关要塞这里停留了三日后,便启程继续南下。

   .........

   一路走走停停,大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吴狄一行人来到后世名山之一的五台山,现在应该是叫清凉山。

   佛教传入五台山,普遍的说法是始于东汉。史籍记载,永平十年十二月,汉明帝派往西域求法的使者,同两位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洛阳。

   永平十一年,摄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二人想在此建寺。由于当时五台山是道教根据地,他二人颇受排挤,因此奏知汉明帝。

   汉朝廷为辨别佛教与道教的优劣高下,让僧人与道士表演、说明、验证,因此双方达成协议‘约期焚经’,以别真伪。焚经的结果,道教经文全部焚毁,佛教经文却完好如初,故他二人获得建寺的权利。

   自此,五台山上便建立起了寺庙。寺院落成后,以其山形命名为灵鹫寺。

   汉明帝刘庄为了表示信佛,乃加“大孚”两字,因而寺院落成后的全名是大孚灵鹫寺。

   从那时起,五台山开始成为中国佛教的中心,五台山的大孚灵鹫寺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院。

   ......

   行至山脚,敬翔对吴狄介绍了关于清凉山上的寺庙来历。

   “主公,这清凉山上有一佛教寺院......明帝赐名大孚灵鹫寺,可要上去一观?”

   “不去了,我等还是继续去前面的村落里转一转,看看这里的春耕进行得如何了。”

   在吴狄心里,寺庙是藏污纳垢之地,佛教......

   “窸窸窣窣......吼......”

   吴狄话音刚落,一旁的从林中窜出一只吊额白虎。

   白虎身后还跟着一个俊秀青年。

   “孽畜,哪里跑.....”

   “前面的人,快散开......”

   那白虎直奔吴狄几人而来。

   李元霸刚出去拦截,便见到白虎身上一股血飚。然后撞击在侧方的一棵大树上,刚好落在那青年侧方五步之外。

   原来是吴狄在看到白虎的第一瞬间,便将腰间的墨染投掷出去。紧急情况下,吴狄拔刀出鞘的速度极快,他身旁的人也没看清吴狄怎么出的刀。

   就在那青年说话之时,系统已获取到了他的信息。

   【姓名:赵云,字子龙】

   年龄:20岁,

   身份:童渊第三徒,

   四维:武力100,智力87,政治83,统御89(可成长),

   神兵:涯角枪,宝马:夜照玉狮子。

   与宿主好感度:87。

   那青年踢了两脚已经咽气的白虎,抱拳对着吴狄几人说道:“多谢几位壮士相助,云险些酿成大祸了!”

   “无碍,举手之劳......壮士好胆魄,竟独自一人追逐......不知壮士贵姓?”

   吴狄在听到系统的提示后,便知道来人是赵云。那个后世男女通杀的白马银枪赵子龙,便装不知道的问道。

   “壮士过誉了,在下乃是常山赵云赵子龙......”

   “什么?小白脸,你就是赵云赵子龙?咱们打一架,看看你能接住我几锤......”

   李元霸将两柄大锤一碰,发出嗡嗡的声响,作势就要开打。

   “元霸......不得无礼!”

   吴狄见李元霸如此模样,急忙阻止道。

   赵云见状,一脸的懵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