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飒爽女侠带港口空间穿六零

第784章 建业县和朋友聚聚

  连晓敏上一次到建业县城还是78年的时候,接姑姑一家离开。

   时光飞逝,一晃十二年过去了。

   她回到红豆胡同的院子,虽然她没有回来过,但是孙学丰前几年一直经常回来,让他表哥沈春田将两处房屋都维护着。

   连晓敏也不费劲去打扫了,自己可以住在空间里。

   休息了一日之后,第二天,出门去走走,不过这回不用蹬自行车了,说实在的她都好多年没蹬过啦。

   开着车,去了林有树的单位,县人民医院,找到了后勤办公室,今年已经四十一岁的林主任!

   两个人见面十分激动,林有树也没啥事,干脆请了假跟着晓敏出去找谢玲。

   他俩生了一儿两女,小女儿都10岁了。

   而且,早就搬家了,现在住在一处单位分的楼房,在这里已经住了八年。

   谢玲之前在粮站做临时工,后来孩子多了,也就没再去上班。

   到了家,谢玲把门一打开,看到林有树竟然把晓敏给带回来了,激动的一下子扑过去。

   “哎妈呀,连师傅你回来啦!我都想死你了!”

   “小玲子,你挺好的不?我也很想你呀!”

   两个好朋友再次相聚,坐到沙发上,林有树去倒茶拿水果。

   三个人坐到一起,激动的聊天。

   之前,80年年底的时候,张文勇参加完锐锐和铎铎的百日宴,从香江要回一趟老家。

   当时李闯让他给林大个子捎了三根大黄鱼金条。

   那个时候,按照金价那也是两万多块钱,对普通人可是一笔天文数字。

   所以林有树和谢玲的日子过得还行,但没看出来多富,至少房子还是单位分的房。

   小玲子说,原来八六年的时候,她妈生了一场大病,还得去京市做大手术,当时花了不少钱。

   幸亏一直攒着这笔钱,可真是派上了大用场。

   后来前年在县城给爸妈买了一套房子,都搬来这边住了。

   连晓敏唏嘘感叹,他们这一辈都步入中年了,老一辈身体开始衰老,唉,岁月匆匆啊。

   连晓敏这趟回来也没打算多待,家里有孩子的人,总是不能出来太久。

   在建业县待个两天就想返回京市,坐飞机回香江。

   她在谢玲家待了一白天,傍晚的时候没有让他们麻烦做饭,就打算离开,奔赴下一家,再去看看豆包和王新田。

   临走的时候,她掏出一个存折,这是早上刚出门就去银行办的,往里面存了三十万。

   这笔钱在京市能买一套150平米的房子,在建业小县城就更别说了。

   她将存折留给谢玲夫妻,让他们换一套大房子住。

   谢玲一看这个数字都傻了,连晓敏硬是让他们收下,今后好好培养孩子,有机会去香江再相聚。

   傍晚,她去了一家东方酒店的包房,跟豆包和王新田相聚。

   之前打过电话定好的时间地点,这哥俩已经把菜都点好了,见到晓敏简直太激动了。

   “啊呀,晓敏,你一点没变啊!你是仙女儿是咋的?”

   连晓敏被新田哥逗笑了。

   “新田哥,我都是八个孩子的妈了。”

   两个人听张文勇说过,但是仍然难以置信,这香江的“大明星”还是容颜如初,跟二十多岁没什么区别。

   大家坐下边吃边谈,连晓敏一看这熟悉的锅包肉,一块可老大,太好吃了,这就下了筷子。

   “豆包哥,听说你俩开工厂了,怎么样啊?”

   “是,三勇给我们投资建的厂,做服装,还可以吧,反正前期是比较辛苦的。”

   大家讲述着彼此这些年的过往,各种唏嘘感叹。

   不过,有三勇哥帮衬,这俩人过得挺好的。

   两人还给连晓敏讲了讲张家的事,原来张文瑞和张文兴更能干,在三道沟也办了厂。

   还有王奎也加入了,正带领大家要勤劳致富呢。

   这顿饭吃完,都已经晚上九点钟了,大家彼此告别,十分不舍。

   连晓敏临走又掏出两个存折,每个人存折上都是三十万。

   豆包和王新田眼珠子都要掉了,根本不收,但是这比手劲,可就比不过连晓敏了,最后撕吧了半天,只好收下。

   豆包说,以后他一定争取去香江、新加坡都能溜达溜达,去看望晓敏和三勇!

   告别了朋友们,连晓敏第二天又开车踏上了返程的路。

   ……

   钱爷带着三个儿子、儿媳妇,还有另外三个伙计,真是全员齐上阵。

   不出一年时间,就把这批最紧俏的货全给卖出去了。

   主要是连晓敏的货都太好了,没想到全国掀起一场牛仔裤的热潮,连晓敏还以为一条牛仔裤,二三十块也就不错了。

   哪想到都可以翻一倍的价格!

   即使这样都是疯抢。

   顺喜等人也是真能干,不愧是六、七十年代开始就做小黑市的“老江湖”,这回也是继续施展能力。

   他们搞了三辆货车,开车带着物资到各地都去卖。

   还批发一部分给别的二道贩子,这笔快钱赚的十分利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