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

第173章 启河出海

  没几天,尧就召见了舜。

   这不是二人第一次相见,所以气氛还算很融洽。

   尧有心对这个青年人考校一番。

   “我来问你。要想五谷丰收,有哪些手段。”

   舜低头沉思片刻,起身回答。

   “回帝尧。五谷种植丰收,需选好种,选好地。地要肥,可深耕,施肥。播种后浇透水。田地旁要修水渠,可浇水,可排涝。五谷生长期,要经常除杂草。直到丰收。”

   尧捻着胡须,微微一笑,这个青年种地是把好手。

   他继续往下提问。

   “建造村庄房屋,需要注意哪些。”

   “回帝尧。建屋之前要先选址。居高地平原最好,要近水。村庄建屋要先规划,邻里之间要留出间隔,可行路。建屋舍要打地基夯实。房梁要选无虫的硬木。砖石要尺寸要一致。”

   “那我再问你,部落治理族人该用何种手段?”

   “无规矩不成事,治理族人需先立规矩,事事都有规矩,族人就可依据规矩办事。”

   尧问舜答。

   二人一直聊到了吃饭时间。

   尧对舜的回答还是相当满意。

   别看此人年纪轻轻,却十分博识,道理懂的也多。

   颇有自己当年的影子。

   “重华,等下陪我一起就食。我们再多说说。”

   舜闻听帝尧竟然要他陪吃饭,立即欣然应允。

   “多谢帝尧赏赐,重华遵命!”

   吃饭的时候,尧还得意叫来自己的两个女儿,给舜倒酒。

   舜看到帝尧的两个女儿出来倒酒,马上站起来行礼。

   “有劳二位!重华在此拜谢。”

   这可是尊贵的帝尧之女,不能怠慢了。

   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年方十八,第一次见到父亲邀请一个年轻人就餐,十分好奇。

   第一次见到双瞳的姚重华,也是十分惊奇。

   这年轻人长相英俊,身材健壮,能和父亲相谈甚欢,必然十分博学。

   三人只是见了一面,便很快分开了。

   自从舜受到帝尧的招待,他在都城平阳的地位渐渐升高,名声也渐涨。

   帝尧委以舜重任,让他给羲仲做助手,治理平阳一城的子民。

   舜觉得帝尧赠予这个机会,必须要好好把握住。

   他甚至想有朝一日,把有虞氏都迁到平阳来。

   启河自从追踪尧,扑空个了,就一直没发现尧的踪迹。

   启牛也大骂完了尧,然后给启河出主意说。

   “老大,这样的不义之人,就应该狠狠教训他。我现在就回去找亮和飞,带大军攻下平阳。”

   启河摆摆手。

   “没必要。战争一起,受罪的还是那些底层的平民。况且水灾越来越近。还是让华夏民族少一点磨难吧。”

   “那就这样轻易放过那个小子。”

   “不。我改主意了。即便当面质问他,也最多也是表面上赔礼道歉,内心里还是不肯认错。既然他这么爱惜权势,那我就拿走他的权势。”

   “那我们现在就攻下平阳,老大你来当这个部落联盟的大首领?”

   “我不当!没意思了。我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了。”

   “是谁?”

   “舜!”

   “舜?哪个氏族的人。我现在去找他。”

   “不急,等这个舜再强大一些!当务之急先去把启木找到,将启氏重新发展起来。”

   “好。我听老大你的。”

   “嗯。既然启木他们出海了。那咱们也出海。找找他们。”

   启河他们又赶回到了越地启城。

   启城的船只都被启木带走了,制作材料也挥霍一空。

   大船成了极为罕见的东西。

   眼下只能自己重新造。

   他在启城里挑选了一部分造船工人,带到大湖的造船坞开始督造大船。

   启河手下只有启牛和20来个骑兵,操船那都是生手。

   他最终选择了适合近海航行的沙船,慢是慢了点,可安全一些。

   沙船,古代四大名船之一,又称防沙平底船。

   沙船结构独特,方头、方梢、平底、浅吃水,具有宽、大、扁、浅的特点。

   底平能坐滩,不怕搁浅,吃水浅,受潮水影响比较小,适合近海航行。

   沙船上多桅多帆,桅高帆高,加上吃水浅,阻力小,能在海上快速航行,适航性能好。

   其载重量大,一般记载说沙船载重量是几百到一千吨。

   启河不想造那么大的,二十几个人,加上一些生活物资,有个一百吨够了。

   制作沙船所需的材料主要有两种,木材和骆驼皮。

   木材被用来制作骨架和船底。

   骆驼皮用来覆盖船体增加船的浮力和稳定性。

   好木材在启城附近就可以找到。

   其实造船也可以用其他动物皮覆盖,但是不如骆驼皮效果好。

   骆驼皮在启城确实非常稀少。

   还好启河他们是从塔里木盆里过来的,知道这东西经常有商队贩卖到华夏各部落。

   启河负责监督造船,走不开。

   启牛领了手下们,星夜赶路,前往附近的各个部落换取骆驼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最后一章没有了,前往书页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