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

第111章 打通商路计划

  众人进到议事大厅,启氏的人已经在了,启河要众人落座。

   启河便直接开门见山。“既然你们愿意回复我,那就要为我办事。”

   众人纷纷附和。“是。我们愿意遵从大首领的命令。”

   启河急忙伸手,“打住。首先说一下,我不会做你们的大首领,你们原先什么样还什么样?大首领还从你们的氏族里选举。”

   大巫长老首先带头提出异议。“这。如果您不做我们的大首领,其他人哪有这个资格。”

   “我说过了,就不会做。如果可以,那你就来当这个大首领。”

   大巫长老左右看看,其他人。

   众人再次跪下。“听从大人的命令。”

   “好了,我们来说正事。现在我要你们办一件大事,这事比较难,也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就是打通一条向东的路,一直通到启城。”

   众人觉得奇怪,这天神煞星,放着大首领不做,却要他们来修路,真是好生奇怪。

   众人奇怪归奇怪,却不敢反对。

   大巫长老作为新任首领,自然应当负责办这事。

   他替大家提问。“请问大人启城在何方?此路需要何时完成?”

   启河用语言一时无法解释,于是他让手下拿过几张纸,一只自己亲手做的炭笔。

   众人第一次见到纸和笔,又十分好奇,但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去询问黄麻纸的来历。

   启河开始在纸上手绘地图。

   按照他的记忆,先画出长江,再画出一路经过的那些大的森林,河流,山川等等。

   途中经过的数个大小氏族村寨子,先到达水离氏,最终到达启城。

   众小族长们看过启河所绘的地图,又经过他的一番讲解后,他们大吃一惊。

   这这条路也太难了吧,如此长的距离,再看看眼前的启氏众人。他们是怎么安然无恙的来到此地的?

   “别觉得难。我能到的,你们也能走。提醒一下,有些地方有河流,可以坐船行进。”

   众人茫然无状,不知这条路该如何修起,但是迫于启河的淫威,没有人敢提出异议。“是,我等必然修好路。”

   “你们放心,这条路我会亲自监督修建。到时候你们只需要出人出力就可以了。”

   众人又是点头应诺。

   “欲先攻其事,必先利其器。你们把负责制作铜器的匠人,都给我叫来。我有话问他们。顺便告诉你们那些族人们,都回到各自的村子去吧。”

   大巫长老轻声请示,“大人,那我欢兜氏的族人可否能返回寨中?”

   “让他们也都回来吧,不过我的族人已经住下地方就暂时先借用了,让他们另行找地方住。”

   “那自然是不敢了。能让大人的族人居住是他们的荣幸。”

   “告诉他们,十五日后,我要一支千人的队伍,跟着我去修路。要多做一些藤筐,麻绳扁担。其他的工具,我来准备。”

   大人发话了,一众小族长立即去办。

   他叫启飞来,叫他先带人把路先探一段,有个百十里就行,绘制出详细的路径图,只要能通过牛马驼队就可。

   半日后,启河等来了几个欢兜氏的制铜工匠。

   启河让这些工匠带他去制铜作坊。

   这制铜作坊要不是人带着,还真不好找。居然是在村寨角落内,挖了一个很大的半地穴,上面搭着草棚。

   大致浏览了一下作坊,果然在这里发现了,铜矿石和锡矿石,还有一部分铅矿石。

   启河让他们先实验了一把,炼铜流程。

   其中有许多不太合理,可以改进的地方。

   比如可以扩大炼矿窑,做风箱增加进风,等等。

   他们目前还是用木材做燃料,如果附近找不到露天煤矿,那只能去岗氏那边运煤了。

   在启河的指导下,第二锅制铜的效率就高了不少,众工匠看向启河的眼神都是带着崇拜的。

   启河习惯了,倒也不在意这些。

   随后的日子里,他每天都留着制铜作坊里,与匠人们炼制各种青铜器。

   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这是春秋末期的《考工记》里面的内容,讲的是不同比例的铜锡,做出的器具应用场合不同。

   启河这次要求的是炼制碎石挖土伐木的斧头,锄头之类的工具。

   由于他们的提纯技术不够,炼制出的效果,还是没有达到启河的要求。

   启河就亲自动手,一点点的督促匠人们,加强提纯,控制火候,增加锻造次数。

   这边大巫长老和一众族长们,已经将人选拔出来了,但是启河的工具还没完成。

   启河一股脑拿出数十把,斧头,锄头,铜锯,这些工具颜色形状大小都不同,明显不是同一批制作的。

   “这是我炼制出来的一些实验品,派人拿我炼制出的工具先去试用。回来告诉我哪个好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