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

第65章 高平部有虎豹兵

  启氏开始春耕,虽说奴隶们是生手,可人多力量大,即使今年多了三百亩稻田,也比另外两族早早完工。

   应另外两族的要求,启氏又派遣了劳务输出,赚取粮食。

   春耕结束后的日常工作,自有族中长老安排,启河自己还是闲逛,看看各个作坊制作。

   周边的市场需求就这么大,作坊生产的商品都是堆的满满的,滞销。

   启氏需要去岗氏扩大市场,盐和稻米是必须的,启氏缺盐。

   启河想了想,还是找了湖氏,让他们去角湾换海盐,那才是产盐大户。

   海螺氏海盐提供的太少。

   海螺氏自从离开角湾,海盐获取也不方便,他们自己吃的盐,还是派人回到角湾去煮的,勉强维持自用。

   后来角湾各族被海星氏打败,各族逃亡的人不肯投降海星氏。

   有一部分躲藏在靠海的深山里,偷偷的靠下海捕鱼维生,整日挣扎在温饱线上。

   海螺氏的人联系上了他们,让他们煮盐换取稻米等食物。

   这也是海螺氏刻意为之,他们本可以收留这些人到越地,但是他们自己也需要食盐,正好留他们在角湾那边,给海螺氏煮盐。

   湖氏拉着满满的启氏商品,去角湾交易。

   海星氏很是喜欢启氏制作的各种商品,湖氏把海星氏所有的存量盐,都搬回了越地,又加价卖给了启氏。

   湖氏再次获利,对待启氏亲近的很。

   启氏的奴隶们忙完了各族春耕,就闲下来了,各个作坊也不缺人,让奴隶吃闲饭,这不是启河的风格。

   启河和族内的长老们商量,给奴隶们规划了两个大工程。

   一个是继续开荒田,一个是修路。

   开荒田干的熟练了,有长老带队,不用启河操心。

   修路第一次干,这次修路可不是在村寨内用砖铺路,而是野外的大路。

   大路分几条,一条是到各处田地的小路,一条是往西通往大草原的大路。

   首先规划好了路线,路两旁挖土填平路上的坑洼地,夯实,再从山中背碎石子铺路。

   修路确实是个大大的工程,启河也不要求他们赶工期,只要闲暇,就安排奴隶们去修路,修一段算一段。

   启氏得到了四车盐,很满意,忙组织了稻米和各种岗氏需求的小商品,带着商队往岗氏出发。

   这次商队带了百人,车辆也翻倍,装的满当当的,以稻米最多,其次是小商品和海盐,还有一些新玩意。

   兽群往北迁徙结束了有一段时间了,这时候走是安全的。

   这次目标明确,赶路就快了些,一个月不到就到了岗氏。

   上次的头狼被杀伤,岗氏便向上族求助。

   岗氏上族是高平部,人口有几万人的大族。

   高平部派了一队兽兵,那是高平部最厉害的虎豹骑兵。

   有这种强势的兽兵助力,岗氏撵的狼群四处逃窜。

   经过一个多月的围剿,附近的野狼群几乎被屠光,只有白色头狼逃走。

   几个月了,岗氏再没有受到野兽侵袭,安枕无忧。

   四个月过去了,岗氏对于启氏商队的再次来临,十分热情。

   启氏带来的稻米海盐,最受长老们欢迎,都被启河换成了牛羊,一百多头呢。

   剩下的小商品,岗氏也喜欢,特别是那小铁针,很受女人们的喜爱。

   启氏制作的毛笔、麻纸这次也被启河带了来,这可是比兽皮木板还有好的东西。

   岗氏的长老们都有传承,认识一些部落间的通用象形字,对这种能写能画的纸笔,爱不释手啊。

   岗氏给出的价格很高。

   启氏独家制作产品,百张纸可以换一头羊,启河自然对这生意十分积极。

   两次接触下来,启河的当地方言,已经能掌握半熟了。

   岗氏对启氏的商品满意的很,给启河透露了消息。

   他们的上族高平部,看中了启氏换来的稻米和盐,需求很大,特别是盐有多少换多少,希望启氏直接去高平部交易。

   启河觉得的这是个大商机啊,对拥有虎豹兵的高平部也很好奇。

   但是鉴于岗氏的友好态度和位置,启河觉得还是暂缓去高平部,心里总有点不踏实。

   客户有需求,启河自然得赶紧回去筹盐筹粮。

   启氏商队带着牛羊,粟米,高粱,煤炭,急忙忙的赶回启氏。

   粟米在越地种植失败了,收成很差,看来是不适合。

   不过高平部说,他们北面的几个部族都种植粟米,多得很。

   路走的熟了,就快了些,回到启氏稻子还未成熟。

   两个月不见,启氏村寨外路况大好。

   通往田里,土坯用土的土丘,就是通往大草原的路,都修了几里。

   启氏的人都说这路修的好,越地下雨天多,有了这石子路,再也不用两脚泥泞了。

   湖氏和海螺氏来赶集,走在启氏修的路上,他们也很羡慕,觉的实用。

   去年稻米丰收,不缺粮食,春耕结束了也没啥活儿干,他们也学着启氏修路。

   两家都把路修到了稻田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