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

第134章 救了舜

  “帝尧?陶唐氏的祁放勋?”

   “那是自然了。这天下,都是奉他为主的。十年前,帝尧带兵到了高平部。要族臣服,我父亲自然不肯。可惜我高平部实力孱弱,被帝尧的军队大败。父亲重伤,没过多久亡故。

   后来我们高平部不得已,臣服于陶唐氏,连年去平阳纳贡。最近几年,帝都平阳来的长老,要我族以后去平阳进行贸易货物。不得与其他族包括启城贸易。”

   启木面色难看,这个帝尧可是他当年的熟人。

   还是启河的学生。

   启木的思绪回到了五十年多前,那个时候,他还是个十三四的少年。

   启河外出游历归来,带回来了一对母女俩。

   其中那个8岁的孩子就是尧。

   那时候都尧别看年纪小,却展现出了超于常人的聪明。

   他跟随启河学习,非常刻苦。

   启木是最早跟随启河学习的,对于当时的尧,还生出来些许嫉妒。

   这么多年他还记起那个小孩。

   启木在高平部待了一日,第二天就离开了。

   他要去平阳,找那个祁放勋,让他给个解释。

   启木朝西北而去,一路被沿途的风景所吸引。

   走走停停,见识了许多的湖泊和河流。

   但是山峰很小,与越地相比,相差不大。

   没有见到启河所说的那高耸入云的大山,他还略有失望。

   路上遇到的大小部落也有不少。

   他们要么临河,要么依山而居,狩猎种田,外表看去,生活似乎还算安稳。

   但是和启城百姓一比,完全是天上地下。

   启城百姓住的是陶砖建造的屋子,穿的是细麻布。

   一日三餐光,经常能吃到肉和香喷喷的稻米。

   而这些部落,住低矮的茅草屋,天天劳作,也只能一日两餐。

   吃的还是粗糙的粟米饭,肉不见一点。

   地里种植的那些稻米和小麦,听说要上缴给贵族享用。

   狩猎而来的肉和毛皮,还要拿去集市换取盐巴和布匹等生活用物。

   启木摇头,这就是尧的管辖之地,也不怎么样嘛。

   这一日,启木商队途经有虞氏地盘。

   前方有一个村子,启木一行人打算进入休整一晚。

   忽然有护卫来报,“大人,前方水坑里似乎有人在呼救。”

   启木生性善良,自然不能见死不救。

   “马上派人去。救人!”

   他随后也跟着护卫前去查看。

   护卫在奋力的挖土。

   只见泥坑里,有一个年轻人露出来脑袋,已经不再挣扎。

   呼救者就是他了。

   他此时已经奄奄一息。

   要不是启木的护卫发现早,怕是已经憋闷而死。

   年轻人被救了上来,处于昏迷中。

   启木亲自给他喂水,扇风,掐人中。

   年轻人不到二十岁,身体瘦弱,面容黝黑,看来是常年营养不良。

   好不容易,年轻人才缓缓醒来。

   年轻人睁开眼,立即吓了启木等人一跳。

   他,竟然生有双瞳,眼里有两个瞳孔。

   启木立马松手,躲到护卫身后。

   “你。你是人?是何许人?”

   年轻人喝了水,呼吸了新鲜空气,似乎缓过来了。

   他看看周围情况,回想片刻。

   然后,他爬起身,朝着启木跪下。

   “多谢这位大人,感谢救命之恩。”

   启木见此人,口能言,说话也正常。

   他把刚才那点惊吓,也暗暗压了下去。

   自己身为一名大族城主,刚才表现的确实有些怯懦了。

   启木叫人把年轻人带到树荫下坐定。

   他看着年轻人的双瞳,好奇的询问。“你是这有虞氏的人?”

   年轻人看向启木,很是尊敬。

   他站起来答话。“小人,是这这虞氏之人,姓姚名重华。今年一十八岁。”

   “你被人所害,埋于坑内。可知道害你的人是谁?”

   听救自己的老者询问,姚重华沉默了。

   他不想说,这是家丑,如果说出去会让父亲蒙羞。

   启木见他不说,“我可是你的恩人。就你一命,难道还不能让你开口?”

   重华跪下,向启木道歉,“大人。您是长者,还是我的救命恩人。你的要求按理说,我必须遵从。甚至于取回我这这条命都可以。但是我如果说出实情,会让我父亲蒙羞,家族不睦。还请不要强迫我了。我愿意为大人劳作,任您驱使,以报答您对我的救命之恩。”

   启木见这个年轻人死咬着不松口,他也不好逼迫,便叫他起身来。

   他对这个生有双瞳的年轻人越来越感兴趣了。

   这时候,从村子里走来一老农,似乎是去地里干活儿。

   他看到树下站着这么多人,还是外地来的,立马转身就逃。

   启木一挥手,手下护卫就冲过来,把那老者押了回来。

   老者跪下求饶。“大人。我知道如何冒犯了您。请恕罪。不要杀我。”

   启木扶起老者,“你站起来说话,看你年纪不小了,我称呼你为老弟,可以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