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

第222章 皇帝易溶于水(3)

  当听到锦衣卫接手了大悲和尚的案子后,这事瞬间由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变成了人人避之而不及的洪水猛兽。

   缇骑四出血四溅!

   这句话可不是开玩笑的!

   再加上妖僧说出了那句:

   潞王恩施百姓,人人服之,该与他作正位。

   这纯粹是耗子找猫当伴娘——作了个大死!

   此话一出,整个案件的性质就完全变了。

   它已经由一件简单的诈骗案,变成了政治案件。

   搞不好,不少人就会因为妖僧的一句话而身死族灭!

   ……

   不过,总有一群人喜欢用别人上吊的绳子荡秋千;也总有一股势力乐意在唯恐天下大乱之中造势。

   这一次出场的,又是东林、复社的一批骨干分子!

   这些人爱走极端,向来将自身的“门户”、“声望”,看得比国家、社稷还要重。

   如今遇到这样的风吹草动,不管真相如何,他们都想抓住“把柄”,好为自己的政治意图谋划、服务!

   至于他们的意图,也非常明确!

   在隆武帝登基前,由于之前的宿怨,他们很不待见福藩,一心想着阻止朱由崧登基。

   所以,作为正朔的朱慈烺一出场,他们可是好好的弹冠相庆、喜大普奔了一场。

   但君臣相携的局面,并没有如同预料的那般出现。

   甚至于他们和新帝都还没度过蜜月期,就已经进入了相看两相厌的“七年之痒”!

   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

   权利之争的根本,最终还是落脚在利益上。

   隆武帝刚一登基,竟想着朝士绅加税;这是何等的昏庸!

   自此之后,东林诸公除了勾栏听曲之外,又有了新使命:

   将虎兕重新关到笼子中,给皇帝的权力重新套上笼头!

   他们的目的,是让隆武帝彻底放权,实现垂拱而治;那才是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但新帝并不是一个乖孩子!

   这时候,一众自封的“正人”、“君子”,自然要为了独揽朝政而大造舆论。

   而这个妖僧的出现,算是给他们递上了一把刀!

   他们可以借他之口,对隆武帝进行人身攻击,让他反躬自省,重新回到木塑泥胎的正途上来!

   哈!

   主圣臣贤的时代不远矣!

   ……

   秦淮河的一条画舫上。

   钱谦益正召集东林诸公,商议下一步应该如何行事。

   牧斋先生将探幽索蜜的双手缩了回来,打发走一脸幽怨的红倌儿,对着众人一脸兴奋的道:

   “这个妖僧出现的好!

   他好就好在说出了底层百姓的心声:

   潞王仁义,该得大统!”

   礼部尚书姜曰广闻言,也是义愤填膺的点了点头。

   这位老先生就是在新帝登基时,被隆武帝借题发挥,平白无故挨了一香炉的那位大臣!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他本不该对隆武帝产生任何的怨怼!

   但他的儿子、学生因造过王驸马的黄谣,被政敌抓住了痛脚。

   之后,隆武帝为了对王国梓有个交代,就从严从重从速处理,革除了他的儿子功名,流放发配了他的学生!

   这可戳中了姜曰广的肺管子。

   自此之后,他算是发挥了东林党的一贯作风,处处跟隆武帝顶着来!

   ……

   此时,他一脸肃然的附和道:

   “我等自当别正邪、辩忠佞!

   陛下行得不端、做得不正;我等就应仗义死节,劝陛下弃恶从善、下罪己诏!”

   “对!陛下自登基以来,亲小人、远贤臣,是该好好规劝一番了!”

   “清查各地府库,造成多少官员官不聊生。长期以往、国将不国!”

   “……”

   眼见着群情激愤,钱谦益幽幽开口道:

   “今日言卿贤弟来找过我,说是锦衣卫曾想就把大悲和尚移送到诏狱。

   好在他是刑部左侍郎,已暂时将大悲扣在了刑部大牢。

   不过,毕竟有陛下的旨意,他也不能将人留得太久。

   众位贤弟如果有什么话想让这位大师替我们说出来,愚兄倒是可以安排!”

   “……”

   都御史易应昌看着面有得色的钱谦益,只觉得这位东林魁首脑子是不是有毛病!

   别人唯恐避之而不及的事,这位倒是想着主动凑上去!

   他不得不站出来提醒道:

   “此事万万不可!

   自那个妖僧说出了潞王相关的混账话后,这桩无关痛痒的坑蒙拐骗案,已经变成了事关江山社稷的谋逆大案。

   如果锦衣卫想要构陷大臣,只需让这个妖僧捏造一份同谋者名单,就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被拉下水。

   咱们这时候主动找上门,无异于做贼心虚、主动送上门!”

   众人一听,也觉得有道理。

   唯有钱谦益被当众撅了面子,有点下不来台。

   他有些不高兴的道:

   “瑞芝贤弟说的似乎有道理。

   但我等虽不能让这位大悲和尚替正义之士发声,是不是也应该让他闭嘴,防止他随意攀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