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白馍榨菜,我竟黄袍加身了

第23章 时不我与

  独孤云问的很明白,郭嘉此等大才又岂会听不出。

   他自是知道郭嘉此人大才,如果将郭嘉放在整个三国的谋士中进行比较,他无疑可以跻身于第一梯队。

   曹老板对他言听计从,官拜军师祭酒,他也为曹老板平定北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独孤云肯定,此等人才不会这么轻易的收服,屈尊于自己这一县之地,当一个小小的县丞。

   现在围城之危已经解除,天下即将大乱,时不我与,有些话还是提前说开比较好。

   是去,还是留。

   郭嘉心里早就盘算好了,他拉着独孤云,两人面对面的坐在桌案之前。

   “主公,某观你近几日似有心事,可否讲来你我探讨一番?”

   独孤云虽然猜不透郭嘉心中所想,但围城以来,郭嘉确是实心实意的帮自己办事,两人年龄相当,早已经和好友一般。

   即便郭嘉想走,独孤云也会亲自送行。

   “奉孝,天下即将大乱,你认为当务之急我们应当如何?”

   郭嘉看着独孤云,心头一惊。

   ‘天下大乱吗?他到底是何人,如何得知?’

   郭嘉精通伏羲64卦,早就算到了汉室气运已尽,即将衰败。但此事从独孤云口中说出,确是令人不可思议。

   他并没有着急回答,而是从包里掏出一副龟甲,和几枚铜钱。

   他将铜钱放在龟甲之中,左摇三下,右摇三下。

   哗啦,哗啦。

   随后把铜钱洒在桌案之上。

   他十分严肃的盯着桌案上的铜钱,似有所思。

   独孤云以为郭嘉正在推演汉朝的运势,并没有打扰。

   但独孤云不知道的是,郭嘉早就推算过汉朝的气运,他今日推演的目标其实是独孤云。

   ‘未济卦!’

   ‘这怎么可能。’

   ‘某这伏羲六十四卦乃是古卷中记载,某偶然所得,为周文王所创,所推演之事尽皆应验,无一不准。’

   ‘主公到底是何等的身份,伏羲六十四卦竟然无法推演。’

   ‘这当真匪夷所思。’

   郭嘉的脸色很难看,百思不得其解,他想不明白,汉皇刘宏的命运走向他都可以推算出来,主公独孤云不过一介小小县令,竟然出现未济卦。

   独孤云看到郭嘉的面色很难看,他以为郭嘉推算到了汉室的气运,为汉室将衰而忧心。

   他一直认为郭嘉有某种能力,不然书上的郭嘉怎么会算无遗策。

   孙策准备偷袭许昌,门还没出,郭嘉就预言孙策会死于匹夫之手。

   曹操7万对袁绍70万,只有郭嘉提出十胜十败,认为曹操能赢。

   这是人干的事?

   直到今天独孤云才恍然大悟,原来郭嘉会卜算,而且卜算之法非同一般。

   那么历史上的郭嘉到底怎么死的?

   是沉溺于酒色?

   是因为五石散?

   还是因为泄露天机太多,被天收了?

   这时郭嘉开口了:“主公既有高筑墙,缓称王的心思,在某看来,您已经超越了无数的天下英雄。”

   “如蒙不弃,某定当竭尽所能,辅佐主公,逐鹿天下。”

   独孤云心里乐开了花,但他还是表现得十分镇定:“能得奉孝一人,可抵得上百万雄师啊!”

   “主公过誉了,为今之计当整备兵马,疏通河道,修整城墙工事为佳。”

   郭嘉将各种计划缓缓道来。

   独孤云知道,得郭嘉一人意味着什么。

   系统虽然能大量的提供粮食,但独孤家已经没落,所投者皆为底层。

   但东汉时期,统治阶级以世家为主,换句话说天下文人皆是世家的门客。

   如果在文人中没有名气,根本不会有人搭理自己。

   东汉有种制度名叫“察举”,有文化的读书人通过世家的考核,由世家举荐给朝廷,才能够当得上一官半职,世家等于垄断了人才市场。

   普通人连读书识字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当官。

   像曹操的谋士,荀彧,荀攸二人,都出自颍川世家大族,

   郭嘉同样是颍川士族,只是相交于荀彧,才算得上寒士。

   诸葛亮,司马懿均为名门望族出身。

   草根阶层在东汉时期,无异于开启了地狱模式。

   想想邓艾灭蜀,为何被冤杀,因为他出身寒门,根本没有世家支持,如果他出身世家,谁又敢去动他。

   独孤云将真定县丞的位置交给了郭嘉,郭嘉为人也是痛快,并没有嫌弃县丞的职位。

   PS:(县丞的职务说的简洁点就是负责帮助县令,分担处理政务。在明清为8品。)

   “主公,如果您不放心这三千降卒,可以将他们的家眷并入真定县户籍中,十户并入三户,一人造反,则全家连坐。一户造反则十户连坐。”

   “全家连坐!十户连坐!”

   独孤云身为现代人,日子过得和平安稳,哪里见过这等毒计。

   惊的是心中大骇,郭嘉这连降卒的家眷都算计上了。

   真够毒的。

   独孤云得出一个结论,

   绝不能把郭嘉放跑了,如果郭嘉跟了曹操,自己可就倒大霉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