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士兵突击之老特新兵

第230章 成龙、史今、高城,大家一起升

  成龙离开a大队去参加任职培训,等于满级大佬进入了小鸡仔窝内,注定了又会在军校留下无数传说。

   让陆军指挥学员的崽子们,感受什么叫做军中的硬汉力量。

   而属于成龙个人独有的奇迹,到时候将随着这群军校的小崽子们毕业下连队,在全国各军满地开花。

   许三多、吴哲和伍六一等人,也开始了他们为期半年以上的专训。

   在中队长袁朗的亲自教导下,头号小弟齐桓的勤恳严厉执行下,各种专业课程有条不紊的开始补训。

   这必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也将会是一个快乐的过程!

   因为付出的汗水能够得到回报,痛苦的磨砺会带来意志的坚韧,将黑桃a彻底锻成百炼之钢。

   而a大队也在不久之后,接到了来自于总参的红头文件。

   成龙提出并设计的特种作战前沿技术培训方案,已经在总参完成了整编,修订成了正式的训练教案。

   在全军特战部队进行推广前,还需要进行小规模的试点测试。

   从小队试点特训确定教案是否可行,到小规模试点验证是否还存在问题,以及找出问题并对它进行改正,最后才能放到全军进行普及。

   这是一个看起来好像啰里八嗦,实际很有必要的循序渐进的严谨过程,

   小队试点特训是在a大队进行的,这个地方有足够的起步基础,于是总参就把小规模试点也放到了a大队。

   这里必须敲个黑板。

   等成龙主导的这一份特种作战教案,在a大队圆满的完成所有测试,确定没有任何的问题。

   等这份教案全军推广的那一天,也是成龙再次收割荣誉的一天。

   全军规模的重大贡献……

   起码是一等功打底!

   红通文件下达a大队的第二天,a大队又迎来了两批人——

   军工专家团和工兵营。

   军工专家团直奔修械所而去,在那里详细了解仿真彩弹枪和彩蛋。

   等把原理和其中特点都整理到位,立马就会送到相应的军工厂去,开模定型对其进行批量生产。

   军工厂的生产能力,不是区区一个大队修械所能比的。

   分分钟就能生产成千上万!

   工程兵的目的同样很明确,他们的任务是成龙的另两项“发明”——

   杀戮屋和战术场!

   整整一个营500多号工程兵,在首都军区的直接命令之下,轰轰烈烈的拉进了a大队基地。

   不为别的。

   就为一比一快速复制。

   把成龙当初亲自监督打造,专用于cqb的杀戮屋和战术场进行复制,每个训练场都得复制最少三个。

   毕竟当初只是提供给15人小队训练,现在要扩大到整个a大队。

   人员规模足足翻了十几倍!

   如果不对新教案训练场地进行扩充,根本就没法有效展开训练。

   工兵营拉过来直接就开干,最标准的军工效率,既有速度又有质量,那场面,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场地不够就用推土机现场开推,杀戮屋天幕场地不够就现场搭建。

   反正a大队基地够大,随便怎么造。

   工程营全员马力拉满开干,各种各样的材料一车接一车运进来,在基地里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大队长铁路也忙得不可开交,每天都在熬夜点灯研究新教案。

   有了场地只是其一,会教才是重点。

   最佳总教官人选已经不再了,跑去陆军指挥学院参加任职培训去了,教学重任就落到了大队头上。

   而作为a大队大队长的铁路,这份重任是首当其冲的。

   铁路是有能力的,也是有才华的。

   奈何很多技术他都第一次接触,修订的教案拿在手里有很多地方也看不懂,想要摸透实在太费劲。

   好在还有之前跟着学的袁朗在!

   当初成龙单独夜间对袁朗1v1教学,袁朗也凭借妖孽的学习能力,把绝大部分技术都学会了。

   有了袁朗在旁边做翻译,大队长铁路总算是能看懂了。

   并且经过和袁朗近一个星期的熬夜,终于把教案理解了个七七八八。

   为了能够把小规模试点搞好,为接下来的全军特种部队推广做好铺垫,找出其中存在的一些小问题。

   袁朗还特意向大队长铁路提建议,组建一支专门负责试点训练的教官团。

   而且人选也是现成的。

   招来就能用!

   他们就是当初黑桃a小队试点特训,因不合格被淘汰下来的预备组。

   虽然预备组被打上了不合格标签,都是被筛选下来的人员,但他们只是比黑桃a队员差,对其他人来说还是很强。

   这就好比狮群里面再弱的狮子,出来单挑也比狼要厉害得多一个道理。

   个人能力强弱还是其次,主要是预备组队员全程都参与了训练,他们对每个训练环节都非常了解。

   比袁朗这个当初拉不下面子,总是半夜偷学的半吊子还要熟悉得多。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预备组八人都是最佳教官人选,由他们组成教官团,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