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第218章 柳家西院

  祝明月站起来,抚平裙上褶皱,“走吧,我们去看铺子。”

   做蛋糕的铺子。

   陈牙人坐在大堂见着人出来,立刻起身,“三娘子、祝娘子、段郎君好。”

   将几人地位安排的明明白白。

   祝明月微微躬身,“陈牙人,这次还是麻烦你了。”

   陈牙人:“是你照顾我生意。”都是老相识老顾客了。

   祝明月:“我们先出去,边走边说。”

   三人骑马,陈牙人依然骑着他的大黑驴,“祝娘子,按照你的要求,选定三处地方,两处在东市,一处在宜阳坊。”特意解释,“宜阳坊挨着平康坊和东市,平日也是极热闹繁华的。”

   这个位置,容不得它不热闹。

   祝明月的需求是开一个糕点铺,与寻常同行不同,要容纳客人用餐,勉强算是一个小食肆或者小酒楼。

   至于其他人流、交通方面的要求不需要额外补充,陈牙人做过许多中人,自然清楚。

   甚至摸到祝明月等人一点“小癖好”,必须要有独立的井水,不必色色齐全,反正他们最后都是要按照自己喜好重新装修改建的。

   环堵萧然,只四面墙于其他人是萧索,于祝明月等人说不定是求之不得。

   现在满长安建灶台的李匠人当初还是陈牙人推荐的呢。

   第一处铺面离春风得意楼不远,从里头出来,段晓棠不甚满意,“门头太矮,有些压抑。”

   这是真的从备选名单里踢掉,才会将不满意说出来。

   祝明月:“看看第二处吧。”

   陈牙人在前头引路,“跟我来。”并介绍,“这是间食肆小二层,原先是卖羊肉汤面的。后来生意不好,上一任租客便不租了。”

   祝明月:“生意为何不好?”

   陈牙人彷佛说一个天大的秘密,“手艺不行。”

   长安多少做羊肉汤面的食肆酒楼,没点真本事根本无法立足。

   对段晓棠这种不爱吃羊肉的人,从进门一开始就捂住鼻子,哪怕其实没什么异味。

   大概因为从前生意不好,所以没什么额外的装饰。于常人是萧索,在段晓棠眼里就是干净。

   两间门面,深约两丈半,阔约三丈,搭建出来的小二层并不算太高,顶多二米二三的样子。“有点矮了。”不会顶到头,但还是有压抑之感。

   陈牙人再引着诸人小楼往后院去,“这是前店后院的格局,原先店主一家人就住在后头。有一眼井水,院子蛮大的。”

   后院的确开阔,可供施为的地方极大。

   三人顺着道路一路看,可供搭出烤炉的地方极为充裕。

   祝明月面上不露声色,“我们去看看下一处。”

   从原羊肉汤面馆出来,一行人正好撞见要进隔壁绸缎铺里的杜乔秦景葛寅三人。

   杜乔看着最后头的陈牙人,“看铺子吗?”

   段晓棠:“嗯,你们怎么出来逛街了?”

   三个大男人逛街,这个组合放在哪里都很怪异。

   葛寅摸着额头有些为难道:“这不是要回乡了吗,好不容易来趟长安,怎么都要带些土仪回去。”

   长安富贵乡,葛寅不介意当个乡巴佬,千里迢迢当车夫买些新鲜货色回老家,给亲朋好友开开眼界。

   以葛寅的想法,自然是吃的最划算,可惜两地路远,不必带回齐州,走到洛阳就差不多都坏了。

   礼品方面毫无思路,葛寅都想万一不行,向卢照借一个幕僚来置办一份。

   不得已带上两个“军师”,杜乔索性出主意买上一些上好的锦缎,体面又实惠。

   三个男人昨日逃过了陪女人逛街,今日不得不现世报亲自出来逛一逛。

   段晓棠抬头看着他们将要进的铺子,“绸缎,土仪?齐州没卖吗?”

   白秀然倒是肯定了三人的思路,“长安的锦缎花色齐全,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葛寅见她说的头头是道,想着高门女眷都是主持中馈,管着人情往来。宛若找到主心骨,“三娘子,可以买哪些?”

   秦景和杜乔家中人口简单,三人中真正有“走礼”需求只有葛寅这一个“土大户”。

   白秀然理清其中关系,“香料、药材、书籍、锦缎都不错,若是女眷可以买些时兴的首饰、胭脂水粉。”

   葛寅恍然大悟,这些才是真正该带回去的。

   趁着白秀然说人情往来的礼品,祝明月走到杜乔旁边,“房子找到了吗?”

   杜乔摇头,“没有。”

   祝明月:“柳家有一个西跨院月底腾出来,一进半,比我们住的院子小一点。你若是有意,让婉婉带你找柳家管事嬷嬷看房。”

   柳家的西跨院,与他们现在所住的东院隔了整整一个柳府,还没和里头的租客打过交道,人就要搬走了。

   杜乔现在终于明白当初祝明月等人为何要花大价钱租胜业坊的房子,只看他们几个女人家进来出去从来没被地痞流氓骚扰过就知道这份钱花得值。

   杜家也算人丁单薄,家里顶门立户的只有杜乔一人,他到长安赴考,家人自有乡邻照料。但时日久了,也怕家里老幼被人欺负。

   柳家作为房东着实厚道,这么久与祝明月等人礼尚往来从未有龌龊。

   “胜业坊的房子会不会太贵?”杜乔原本的打算是寻一个中等坊市租个两进院子安顿。

   从绝对价值来说,柳家院子租金绝不便宜,但祝明月敢提,定然有周旋的余地。

   “柳家并非全然看重钱财,柳二郎柳三郎你见过,都是读书学文的。而你,”指着杜乔,“科举头名。”

   全国各州郡几百名举进士中杀出来的第一名,国家认证过学霸。

   如果柳家是两个熊孩子,祝明月肯定不出这主意,那是把杜乔往火坑里推。

   不指望杜乔给柳家两孩子作西席,偶尔交流指点下学问有何不可呢。

   古有孟母三迁只为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如今不说千金择邻,降一点租金在让真正的学问人入住,给孩子熏陶一二。

   在教育为重,鸡娃大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三人,遇到这种事情还需要考虑吗?

  喜欢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请大家收藏:(www.xs4.cc)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