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923章 徐达心态爆炸,刘邦怀疑冯胜打不过王保保!

  【光武帝刘秀:行了吧,都这样了,大元已经无力回天啦。】

   【元世祖忽必烈:呵呵,朱元璋只不过是短短两年就夺取了山河四省,谁说大元不能瞬间抢回来?】

   【明太祖朱元璋:……你想多了。】

   【元世祖忽必烈:系统何在?朕要举报朱元璋剧透!,快把他封号禁言!】

   【明太祖朱元璋:???】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泾州府衙,明军临时指挥部。

   “什么,张良臣竟然是诈降,还杀了大明三千将士?”

   向来平和的徐达在得知消息后也不由露出怒容,猛然站了起来。

   “好,既然张良臣这么不识抬举,那我就亲自去庆阳灭了他!”

   被激怒的徐达命冯胜驻守泾州后方,率领十万主力大军合围庆阳城。

   他非常罕见地对部下们发出命令。

   “此番破城,必加以屠戮,为我等三千同袍报仇!”

   面对明军主力的围攻,张良臣一边做好死守准备,一边派人急速去北边向王保保告急。

   草原中,无数蒙古包坐落有致。

   中间最大的蒙古包中,王保保表情凝重地看着刚刚传来的情报。

   “上都也失陷了……唉。”

   “这个陛下怎么还不回归漠北?跑去应昌,就不怕常遇春追杀吗!”

   心烦意乱的王保保猛然站了起来,看着外面的草地蓝天。

   夏日阳光明媚,牛马在远处吃草,稚童们还在四处骑马玩闹,其中许多还是穿着儒衫,面相却是蒙古长相的贵族子弟。

   看着这些小小的儒衫,王保保心中突然有些迷茫。

   自己曾经也是这么长大的。

   可这些大元的贵族后代们,还真的有继续接受儒家教育的机会吗?

   又或者说,退到草原上的大元,还真的有必要继续推行儒家教育吗?

   沉默良久,王保保转过身来,对着身旁的部下们道:

   “韩札儿,你领五万兵马进攻原州,然后前往泾州。”

   “哈剌章,你领三万骑兵南下,断掉泾州和庆阳之间的联系,让徐达不战而溃。”

   两名将领分别领命而去。

   王保保又沉声对着其他部将道:

   “你们随我一起前往庆阳外围,等时机一到,就里应外合歼灭徐达!”

   【随着庆阳局势的改变,王保保再度振作起来,打算歼灭徐达所率领的明军主力。】

   王保保的围歼计划

   贞观世界。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

   “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你说对吧,药师卿家?”

   看似打盹的李靖缓缓睁开双眼,叹了一口气。

   我怎么还不死啊?

   这陛下,天天就逮着我问这些问题,是生怕天下人不知道我李靖会打仗,生怕群臣不提防我李某人吗?

   李靖无奈地开口道:

   “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徐达麾下兵力虽然很多,但被常遇春带走了大批精锐,战斗力大不如前。”

   顿了顿,李靖又看着金幕缓缓道:

   “徐达麾下还有大量元军降兵,一旦形势不利,这些元军降兵可能会像张良臣一样再度背叛。“

   “常遇春大军远在千里之外,朱元璋一时半刻也无法调集援军。若徐达不能谨慎应对,有很大可能会被全歼在庆阳城外!”

   金幕中,视频正在播放着。

   应天府大明皇宫里,朱元璋看着前线传来的情报,立刻皱眉。

   “这局面不对啊……”

   “立刻传旨徐达,让他务必要小心谨慎。”

   “若事有不谐,先退回关中,不必死盯着庆阳府!”

   庆阳府外,明军大营。

   徐达同时收到了两份急报。

   第一份是朱元璋的圣旨。

   拿在徐达手里的第二份急报,是常遇春的死讯。

   徐达身体不断颤抖着,将这份简简单单的急报看了一遍又一遍,口中喃喃自语。

   “怎么会,怎么会这样……”

   常遇春死了。

   这个和徐达搭档多年的,出生入死,一起北伐中原驱逐胡虏的最佳搭档。

   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了凯旋的归途中。

   徐达脑海中转过无数个念头,表情不断变化。

   但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想了些什么。

   良久,徐达抬头,对着面前众将平静开口。

   “我们继续围攻庆阳。”

   汤和有些担忧地开口道:

   “大帅,局势很危险啊。”

   “或许我们可以先奉陛下旨意,先暂时撤军。”

   徐达猛地站了起来,冷冷地注视着汤和。

   这一刻,所有人都感觉到气氛不对。

   汤和本人更是下意识挺直胸膛,目光却不敢和徐达对视。

   几秒钟后,徐达冷冷地开口。

   “继续围攻庆阳!”

   诸多弹幕随之飘过。

   【宋太祖赵匡胤:完了,这徐达心态爆炸,没有之前那么理智了。】

   【汉高祖刘邦:啧啧,还是不够沉稳啊徐达。】

   【秦始皇嬴政:你拉倒吧刘邦,真以为谁都能和你一样,连自家老爹的肉羹也敢和项羽讨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