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第178章 掩护百姓撤退

  辽阳东门发生大面积砖石崩坏。

   东门外的代善大军,被障碍挡住,就算砸烂城门也没法从城东进来了。

   只能从城北、城南绕行,偏偏那两边战况复杂、溃兵庞大,不可能迅速入城。

   两万多辽阳百姓,在张铨的牺牲掩护下,成功从西门逃离。

   王宏宇安排好兵马撤退,之前自己没赶到的时候,仓贮已经被建奴和大户搬空了一半,刚才明军和百姓又携带了口粮和冬装,现在剩下的付之一炬。

   熊熊大火燃起,这仓库里有数量庞大的粮草、肉类、武器、铠甲、冬装,一把火下去几十万两化为灰尽。

   所有撤退工作都迅速执行了,只有袁应泰那里出了幺蛾子。

   “我不走!”

   “我是辽东经略!”

   “本官是辽东最大的官!”

   袁应泰口才极佳,身边大盾兵护卫严密,站在望楼下就是不肯走。

   赵涵年、周义杰等人劝不动他,也被大盾兵阻碍没法带他走。

   “袁经略!你不撤退,意欲何为?”

   王宏宇提着大锤赶到往楼下朗声质问,根本就不正眼看袁应泰。

   袁应泰早就知道这个毛头小子目中无人,此时拿出文官的架势要来压制这个小子。

   “哎幼!哎幼!好痛......”

   他还没来得及摆出气场,就被王宏宇拨开盾牌护卫,直接伸手揪着他的耳朵拎着拖走。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那些盾牌兵护卫哪个敢挡?最多敢插话说:“这样有点不合适。”

   “有什么不合适?我亲自保护袁经略走,尔等这些废物,保护得住吗?”

   那些护卫不敢答话,因为没有王宏宇的兵马,他们不要说保护袁应泰,自己都活不了命。

   现在全指望王宏宇带他们回家呢~

   袁应泰就这么被揪着耳朵,从护卫群中拖出来,直接拽到川军之中。

   “保护好袁经略~”王宏宇对着周义杰使了个眼色。

   周义杰心领神会,保证完成任务。

   “我不走!本经略要和辽阳城共存亡!”袁应泰奋力怒吼。

   “你是怕事后追责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吧?所以想在此殉国,留个好名声,对不对,大经略?”

   “一派胡言,你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袁应泰在这种情况下依然保持着文官的派头,而且头脑转得飞快,心想你王宏宇休想让我感恩,回去以后你的罪责,本经略依旧会如实禀告。

   这就是真正清流的做派,绝不可能对武将感恩。

   “本经略最后撤!”

   袁应泰提出了他的要求。

   “好~”

   王宏宇微微一怔,但立刻反应过来,冷静答应了他的请求。

   各部有序掩护百姓撤退。

   按照王宏宇的命令,城外的姜弼、罗一贯、祖大寿保护百姓在前开路,直奔90里外的辽河营地。

   数量最多、近战能力突出的甘肃兵、酉阳兵、石柱兵和广宁兵,在尤世禄、刘渠和秦灵的统帅下,掩护百姓一起走。

   王宏宇、张名世、赵涵年,以及袁应泰,带着川、浙兵殿后。

   2万多百姓很难组织,呼爹喊娘场面乱哄哄,明军得到王宏宇命令,管他三七二十一,胆敢拖延就直接一脚踹倒,哪个动作慢就直接老拳伺候。

   不想活,就去死。

   当然也有许多老弱本身就是走不快。

   好在之前的牛车、驴骡都在,把老弱病残一带,其他人求生心切,90里路还是能走一走的。

   最后撤离辽阳前,王宏宇还把一切带不走的东西都烧掉。

   仓库,烧。

   府衙,烧。

   民房,烧。

   牲畜,烧。

   什么也不留给敌人!

   城内一片大火,不愿意做奴隶的跟着走,愿意做奴隶的跟着大户跑了。

   如此火势,努尔哈赤、皇太极根本没法从城内追击。

   “造孽啊……武夫造孽啊!”

   看着城内熊熊大火,袁应泰大受震撼。

   按照他的观念,这种事是绝对不会做,也绝不应该做。这就是他的仁义,也是他绝不适合打仗的原因之一。

   王宏宇心中也在感叹。

   辽阳城自大汉以来,就是辽东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中心,直到满清以沉阳为都城。

   辽阳衰落除了沉阳崛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纳入后金版图后的辽阳,依旧有十万汉人。这些人对于满清是巨大的异己力量,日后努尔哈赤根本无法兑现诺言,经济日益衰败,各种矛盾激化,就开始杀人灭口。

   辽阳城留下的百姓,多次被称作“作乱”,遭遇数次屠戮,这就是努尔哈赤兑现的“诺言”。

   辽阳只是一个显着的缩影。

   万历时期两百万以上,可能接近四百万的辽东人口,到了多尔衮入关时,还剩下最多50万人。

   其中除了百万逃难到辽西走廊和京蓟,剩下的遭遇了什么不言而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