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第177章 张铨牺牲

  姜弼派人来报。

   科尔泌蒙古起初跟镶蓝旗一起败退,此时见到有机可乘,连追击从南北城门逃跑的汉民也顾不上了。

   配合镶白旗从城外南北迂回,试图切断明军退路完成包围,进而发挥他们兵力多的优势,使明军受到内外夹击。

   王宏宇立刻让赵涵年带着所有鸟铳、三眼铳,与张名世汇合力保西门无忧。

   广宁副将刘渠的兵马较多,现在立刻出城支援。

   蒙古骑兵也就冲那么一下有点气势,真到了肉搏格斗时,半数皮甲的他们根本不是半数铁甲的明军对手。

   姜弼还有800武靖营重甲步兵,一旦组成阵型,无论是建奴的下马步兵,还是科尔沁蒙古骑兵都无法冲击这个钢铁堡垒。

   刘渠关键时刻带人出城,城墙上还有许多火铳射击。

   一下就把建奴、科尔泌的攻势瓦解。

   广宁骑兵也有与蒙古骑兵作战经验,祖大寿打不过建奴,打蒙古人却不在话下。

   虽然奥古手下有骑兵,真正打起来一触即溃。

   奥巴已经知道这支以南军为首的明军有多厉害,虽然城外几千明军主要是辽东军,可是刚一交战就知道不好惹。

   杜度的镶白旗只有2000多兵力了,因为实力大损,只得下令后退5里,略作休整再战。。

   王宏宇现在就是主帅,情报以最快度汇总到他这里。

   目前城内是明军攻,建奴守。明军打得镶蓝旗返祖狂奔,让两黄旗、正白旗不停后退。

   但是,敌人太多了。辽阳的大户动员了上万仆从和被蛊惑的百姓,建奴的第二批包衣也有上万人之多。

   城外姜弼、罗一贯的兵马善守,但是阻挡庞大镶白旗和蒙古骑兵也十分吃力。

   现在是打能打得过,士气也高于对方,但面对这么多敌人,需要很长时间,付出巨大伤亡,才能夺回辽阳这一座孤城。

   袁应泰此时正在望楼之上,身边盾牌兵围绕着护卫。

   他立刻给王宏宇等将领传令,务必夺回辽阳城。

   入城的众将除了刘渠哪个理他,偏偏现在刘渠还去支援城外了。所以各个将领都听王宏宇如何定夺。

   想了想目前的局势,拼命打下去至少会折损一半兵马,就算打退建奴和蒙古科尔泌部,手中的兵力也不足以稳固辽阳周边的局势。

   现在还是那个问题。

   究竟是一城一池重要?还是保留老兵种子重要?

   现在从京城到辽东,整个明军最能打的老兵和将领都在这了。

   拼没了就真没了。

   剩下逃跑的那些,大多都是兵油子,打仗全是负作用。招募新兵训练,本应是最好的路线,偏偏朝廷把万历攒下来的老底快掏光了,不到一年投入军费已经近800万两之多。

   后面除了加税,掏不出更多钱粮了。

   如果不去西南,还会爆发奢安之乱,每年又是400万两往上。

   这种财政情况,练不出来数量足够的强军。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袁应泰要自己死战到底,拼命夺回辽阳城。

   我要告诉他,必须撤,不撤就是死!

   王宏宇直接给各个将领下达命令,挽救愿意跟明军走的百姓,把辽东经略袁应泰直接绑走,再尽可能杀穿城内把坚守在城东的张铨救走。

   尤世禄、赵率教两人职位虽在王宏宇的游击将军之上,但也没有犹豫,立刻按照命令执行。

   城里明军发力勐攻,尽可能杀穿城里,打通城东的道路。

   以峰为终,峰终定律。

   这是王宏宇作为后世者,了解到的一个哲理和技巧。

   以勐攻为撤退的准备,这是大哥周敦吉和陈策、童仲揆、戚金等老兵老将,教给他的最后一课。

   此时,融合为一体,被他继承并发扬光大。

   “不愿意做包衣奴隶的!快快从西门出城!”

   “勐攻!挽救张铨巡按和城东的百姓!”

   王宏宇麾下,明军指挥调度有序,大伙都知道要撤退先勐攻。

   什么大户富商,什么上万家仆护院,杀他个血流成河。

   包衣奴才做着春秋大梦,想要为主子立功做人上人?去tm人上人,全给剁成鬼中鬼。

   大户与包衣这些东西,被杀了一千也就刚刚一成,就吓得崩溃逃窜,各个哀嚎惨叫,说什么明军人太多了,强大到不可战胜。

   他们一乱,稀稀拉拉上万人奔逃,就像非洲大草原上的角马,声势浩大疯狂奔逃,就连狮子都能给踩死,还用说区区建奴?

   建奴兵遭到推搡和践踏,死伤了几十人,就连直接用恐怖血腥手段杀戮,都阻止不了。

   努尔哈赤、皇太极身经百战,知道不能这么打,赶紧将两黄旗、正白旗往后撤,牢牢控制住南北两门,城里要乱就让大户和包衣先乱上一乱吧。

   明军趁势杀到辽阳东门。

   只见城墙上全是两红旗的建奴兵,只剩下城楼和城门尚有百余明军死死坚守。

   忽然城楼燃起熊熊大火,残余明军夺路而逃,只剩下几十人围在一名面容坚毅的官员身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