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简行诸天

第935章 合兵

简行诸天 不想当然 2146 2024-06-01 11:46

  (感谢书友“魂醉湘西”的2张推荐票,“生机无限天空蓝”的3张推荐票。)

   约莫几日后,终撤回高陵县的谢玉,从探哨手中接过何勇老将军回信。

   信中自然对朝廷的准备,感到欣喜。

   虽知道谢玉兵少,但还是要求谢玉尽快行动起来,减轻他的军事压力。

   同时试探性,问谢玉有没有合兵的意思。

   说到合兵,这是谢玉没有想到的,当时只想着给何勇老将军鼓鼓劲,告诉他是有援兵的。

   可既然联络上了,就要涉及到一个战场权限的问题。

   论官职何勇老将军是二品骠骑将军,远超谢玉的五品杂品将军。

   可谢玉现在是朝廷认命的三千禁军主帅,这指挥权也不是说交就能交的,这中间也有一个信任问题。

   若这人不是何勇老将军,而是少将军凌不疑,他就是单骑又马,不带任何命令,谢玉也会移交军权的。

   正在犹疑时,鹞鹰的啼叫声到了。

   先把这个抛到脑后,谢玉暗喜道:“肖世子,你终于来了来。”

   同时,大喝道:“卫士,擂鼓聚将,擂鼓举将。”

   三通鼓下,以现在谢玉的威望,自然无人敢不服气,谢玉现在军威,也是越发肃穆。

   众军将汇集到谢玉营房后,无心人敢吭声。

   时间紧急,谢玉也没废话,直接开始分发军令起来。

   当然了,为了展示“民主”,军令分发完毕后,谢玉客气的咨询大家还有没有补充的。

   可惜无人反对,今天杀威棒又打不起来了。

   其他军将执行谢玉的军令,而谢玉又一次来到骑兵营。

   现在的骑兵营几次扩充,加上原魏王叛军骑兵的“弃暗投明”,谢玉就不多计较了。

   毕竟,在古代战争时间,专业些的骑兵还真是高技术,高危险性职业。

   把专业性的骑兵,发配到敢死营一样炮灰营,实在是太浪费了。

   当然了,若是有头铁特别想效命魏王的骑兵,谢玉也会把他们“发配”到敢死营的。

   毕竟,他们也需要“榜样”不是。

   一番准备,又给马儿加餐后,谢玉领着一千五百精骑,出发了。

   按兵力算,肖世子兵力约在九千不到一万的样子,而谢玉满打满算,正规作战的只有六千人。

   又要以少对多了,根据谢玉的经验想要以少对多,取得胜利。

   人数少的一方,需要更辛苦一些才是。

   需要消耗更多体力,更快的速度,以时间换空间,确保局部人数的优势,积少胜后,形成滚球效应后化为大胜。

   现在肖世子又来攻,人数他虽占据优势,急攻而来,立足未稳体力也大有消耗。

   而谢玉麾下大军,已经在高陵县修整几日,算是以逸待劳。

   还有更重要一点,上一次谢玉故意放走肖世子,就是为了这一次准备。

   以谢玉对肖世子了解,这人性格有些偏激、易冲动,自视甚高,大战以起,当他了解到谢玉的奴隶出身。

   只会认为,上次失败是一个意外,他更要洗刷耻辱。

   有道是,凡战,击其微静,避其强静击其疲劳,避其闲窕击其大惧,避其小惧。

   果然,一切如谢玉预料的一样,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对队友。

   还没拉开阵势时,谢玉利用魏王的棺材铺,替自己又传出了一份情报。

   那边肖世子接到情报后,果然偏激的性格,又一次让他选择了冒险。

   他这一部速度一快嘛,就和其他部曲开始脱节了。

   这一切瞒不过鹞鹰的眼睛,谢玉立刻抓住这个空挡,亲遣全部骑兵,给这一部,来了个突袭。

   只是到了后,居然没有发现肖世子身影。

   谢玉暗呼:“这算是有经验了吗?”

   于是,谢玉把麾下一千五百骑兵,分为五队,每队三百骑兵。

   亲领一只不动外,其他四支左右穿插突袭,来去几回合,不让硬冲阵,不求杀敌,只让制造混乱。

   这敌,果然有一处显精锐,最先止住动乱之处。

   谢玉大喜,领着身后三百骑就向这个方向发起突袭。

   这种确认敌大将方法,还是在期门军中时,许褚飞老将军讲他以前“辉煌事迹”时说的,毕竟突敌首脑,那老爷子可是专业的,谢玉也算现学现卖。

   别说,这野路子小技巧,还真行。

   当突入敌阵时终看到肖世子穿着普通甲衣,终于忍耐不住,站出来喝叫声,因为心急,开始直接插手指挥时。

   谢玉知道,这局稳了。

   至于,怎么擒获肖世子不用说,当谢玉让人“抬着”肖世子,加到敌军中时,大造疑兵,一番“不要钱”的劝降时。

   魏王起兵半月有余,现在连冯翊郡都冲不出去,加上文帝在位十多年了,民心大体稳定。

   那种“清君侧”的话,只能让脑子临时热一热,走到现在,心中多少都有些泄气了。

   背叛的成本,就看价码够不够了。

   很快,有人开始书写求降信,他们提的条件,谢玉砍下一些虚标的,大体就答应下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