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

第142章 启河来到古印度

  启河看着这条路思考半天,然后恍然大悟。

   “这不就是后世,从新疆塔里木到巴基斯坦首都的路线开头吗?看来有人已经走过这条路了。

   那等我从哈拉帕获得女人后,就不用绕道巴尔喀什湖。可以从这条路线走,直接进入塔里木盆地,这样能大大缩短路程啊。”

   “你们二人做的好!现在交给你们一个重要的任务。你们明天就带着这一百多女奴出发,回到大湖的启城去。我这里有一封信,务必要交给内城的平长老。”

   二人对于启河的命令,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下来。

   当天开始,启河就指挥所有的人进行物资准备。

   主要是食物和御寒的衣服。

   启河还把从村子里缴获得来的牲畜,一并交给了两个仆人。

   而他也开始做自己的准备。

   第二天启河,便送走了两个仆人和百多个女奴。

   他也带上自己的物资骑着马出发了。

   启河自己的计划是,他要对新发现的这条路线,进行勘察。

   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自走一遍。

   此时气候已到秋季。

   山谷里还算气温平和,但往北处的高山走,气温在逐渐的降低。

   从北面群山,有三条河分别流入山谷。

   启河选择地势最缓的那一条。

   他顺河而上,一路向北。

   河两岸,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部落村子。

   小的几十人,大的几百上千人。

   他们依河而建,种植小麦,饲养牲畜,也有一些零星的放牧。

   这些村子在启河看来,就是他未来的雇工。

   他沿河北上,开始进入大片的群山中。

   河流曲奇蜿蜒,在峡谷中不断的变化路线。

   幸亏跟着河流走,否则启河就会掉进迷宫中,不知道要走多少冤枉路。

   这里的海拔高,氧气越稀薄,常年积雪之地,数不胜数。

   这河面,已经结了厚厚的冰。

   他带来的马,适应不了这里的恶劣环境,被启河早早放生了。

   剩下的路,只能是他自己背着行囊,徒步前行。

   当启河到达一处山顶时,视线所及,全部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看那河水结冰的厚度,启河估计,这里的温度要低于零下二三十度不止了。

   风很大,刮到脸上像是刀割。

   像启河这样,身体素质强悍的非人类,也不好受。

   真不知道,绘制地图的那些人是怎么过来的。

   如果要走这条路线运送人口,势必会造成十分重大的伤亡。

   很不可取。

   启河翻过群山,沿着另外一条河向西偏南行进。

   海拔高度开始逐渐降低。

   温度也逐渐上升。

   走了几天后,启河终于确定,前方就是塔里木盆地了。

   左右两边那高耸的两大山脉,是昆仑山脉和天山山脉。

   正前方,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和无数星星点点的绿洲。

   连一座像样的高山都没有。

   启河在原地休整,然后开始收集食物。

   三天后,他开始寻找其他路返回。

   他又发现了一条新的河流。

   河流蜿蜒由北自南,而且是从河谷内流过,地势很缓。

   他沿河向北,沿途做记号。

   经过几天的路程,他发现了一片山间的大平原。

   河流往北,又与一条自东往西的河交汇。

   数不清的山与河,令启河差点失去耐心。

   他数次登顶山峰,跟随河流的走势继续向西走。

   在一次登顶后,这次他有了发现。

   河流继续向西流,流入一片小山谷,在那里汇聚成一个湖。

   而湖水又流向西面的大山谷。

   启河知道了,那是从天山山脉下来,一直向西,流入费尔干纳山谷的一条河。

   他终于又重新回到了费尔干纳山谷。

   他赶紧把记忆中的地图绘制出来。

   我就是打算从印度河那边运点女人到塔里木,咋就这么难呢。

   这个时代,交通太制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了。

   他来到曾经借宿过的那个小村子。

   两个多月不见,村子又恢复热闹。

   之前逃走的那些部落村民,又回来了,继续安居乐业。

   启河都有点于心不忍了。

   算了,就让他们再幸福一阵子吧。

   等启亮他们到来,这里将会被纳入启城的势力范围。

   作为启河运送女性人口的中转站,这片山谷责无旁贷。

   他派去的两个仆人,带着那么多女奴,要行一千多里,没有个三四个月时间,很难到达。

   等消息送到,启亮,启飞他们率军队前来,有那么多的后勤物资要带,又要三四个月。

   对于启河来说,他有四五个月的时间,足够去独自前往哈拉帕城。

   启河记得印度河平原和阿富汗之间有一片山脉。

   启河不记得名字。

   作者要给他标注名字,叫兴都库什山脉。

   在行路难的古代,兴都库什山脉本来是很好的保护了印度河平原的安全。

   但是兴都库什山脉内,偏偏有一个山谷,连通了中亚和印度河平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