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征战汉末

第410章 王弋的战略(四)

三国:征战汉末 邙山之北 2128 2024-05-27 08:06

  树欲静而风不止……

   王弋最初觉得这书是个看他不爽的世家写的,后来觉得可能是哪个无聊的学子写的,现在郑玄却告诉他这是一个外交阴谋。

   不管是什么,王弋其实没有应对方法,也不打算继续追究下去了。

   这书都不知道传了多少手,从一部乡野读物传到了吏部尚书手里,经过的人都有上千。

   其次嘛……这种东西他也写了。

   当然,并不是写书,而是散布谣言。

   这种事大家都在做,孙坚在河北会吃人,袁术更是拿童男童女炼丹的货色。

   大家都是一般黑,也就谁也别说谁了。

   只是不知道这股妖风又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该在什么位置建起高山。

   “康成公,此事你来处理,将传播的书册收缴就好。”王弋将收尾的事情拜托给了郑玄,“若是发现了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及时通知我。”

   “喏。”郑玄一口答应,他也想看看到底谁那么大胆。

   王弋没有多留,启程回了府邸。

   这件事虽然不追究了,不代表他不会遏制谣言了。

   要不是现在是个尴尬的时间,王弋一定会追查到底。

   陈留的军制已经重新制定完毕,如今幽州兵团被定名为左军,属于他们的左军总署衙也在建造中。

   虞翻将王弋需要的人带回来了,但是这些杀才需要训练,王弋并不放心让他们直接执行任务。

   他还不能将这件事交给王芷,因为王芷同样需要训练。

   虽然这个时代是允许用刑的,可王芷显然还不熟悉自己的身份,做为一个站到台前的人,不能什么刑罚都往犯人身上招呼。

   查个叛乱,王芷能让犯人亲手把儿子给剥了!

   再这么下去也别叫什么督察院了,改名阎王殿或许更好一些。

   目前可以说是王弋对内情报最疲软的时期,很多事情因为人员不到位他都做不了。

   就在王弋为此而感到头疼的时候,他忽然想到了刚刚投靠过来的“鸩”。

   既然这些人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让他们去查一查,正好也给他们一个展现忠诚的机会,反正查谣言跟忠诚的关系也不大。

   想到这里,王弋下令让吕邪驾车去袁靖几人住的地方看看。

   还别说,吕邪还真没亏待这些人。

   王弋以为吕邪随便给他们安排了一个庄子,没想到吕邪竟然在邺城之内临近市列的地方找了个宅子。

   开门迎接的是袁回,袁回没想到王弋竟然亲自前来,想要招呼人过来行礼,却被王弋制止了,只是在正厅见了袁靖三人。

   “这里如何?有没有不习惯的地方?”王弋扫了一圈,觉得这宅子算是挺好的了。

   虽然没有亭台楼阁,但是花园水池一应俱全,足有五六个院子。

   袁家人是吃过见过的,袁靖轻声说道:“多谢殿下,这里不错,还算雅致。”

   啧啧……

   王弋心里咂了咂嘴,心道自己还是改不了土鳖的性格。

   “怎么样?做好为孤效力的准备了吗?”

   “殿下,我等……”

   “想好再说。”王弋打断了袁靖,反而看向情绪最为不稳定的袁寒说道,“孤不需要你们为孤做些什么,孤需要的是你们在孤的麾下能做些什么。”

   袁寒显然没有从情绪中走出来,看向王弋的眼神有些茫然。想了片刻她才说道:“殿下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这可不是王弋想要的答案,他很看好袁寒,因为袁寒敢跟他提条件。

   “袁寒,孤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密,你知道孤为什么会收留袁覃吗?袁覃在袁氏最后一个任务想必你们应该清楚,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为……为何?”

   “因为袁覃爱上了一个人,而孤答应了。”

   “不可能!”袁靖拍案而起,袁回更是仰面到底。

   就像文学生从不相信情书那样,他们都是爱情的专家,所以他们从不相信爱情。

   袁寒却感觉王弋并没有开玩笑,那种神情真的是在和他们陈述事实。

   “殿下……我们也要爱上您麾下的人吗?”

   “不!咳咳……”

   一道声音从屋外响起,透过窗子,王弋看到了一位面色苍白的年轻人。

   苍白的脸色是因为失血过多,他的两只手臂齐肩而断。

   王弋瞄了一眼吕邪,吕邪却轻微的摇了摇头。

   王弋便轻笑道:“武功不错啊。”

   “殿下见笑,在下的武艺全在两条腿上。运气不错,断的只是手。”

   年轻人走进来,跪坐在王弋面前,腰深深弯了下去,脸几乎贴在了地面上。

   王弋发现这个年轻人的走路姿势很奇怪,非常像猫。袁寒也是这样,走的都是妖娆的猫步,走路时不带一丁点声音。

   他没有说话,年轻人也没有抬头,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袖管甚至有些微微泛红。

   两人就这么僵持着,直到年轻人的袖管已经红了,王弋才说道:“你就不怕失血死了?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袁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